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堪稱近代最峰迴路轉一屆的法國總統大選昨舉行次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39歲的馬克龍事前被看好能擊敗極右「國民陣線」的馬林勒龐當選,成為法國最年輕總統。雖然無論誰人勝出都會開創歷史,打破戰後法國左右派建制政黨掌控愛麗榭宮的局面,不過新任總統面臨四大挑戰,缺乏傳統政黨支持下是否有足夠政治實力履行改革承諾,成一大隱憂。下月國會選舉勢成為變相的「第三輪投票」,決定新總統能否強勢上台。
投票率新低 棄權者料逾20%
法國大部分票站在香港時間今晨1時關閉,大城市的票站會延至香港凌晨2時才關閉,隨即有初步估計結果公布。選前民調指馬克龍以逾20個百分點領前馬林勒龐,其得票高低將會是關鍵。截至當地時間昨午5時,投票率為65.3%的近年新低,比2012年大選次輪投票同時段低6.6個百分點,也比今屆首輪投票同時段低4個百分點,跟2002年老勒龐出戰次輪投票相比,亦低了2個百分點。選前有左翼選民聲言兩個都不投,民調機構昨估計,棄權者約佔25%至27%。
馬克龍昨在北部海濱小鎮勒圖凱投票,其團隊昨在羅浮宮外準備祝捷晚會,因發現可疑旅行袋一度疏散,警方檢查後解除警報。馬林勒龐則在北部主要根據地埃南-博蒙投票,其間遇上女權運動Femen的示威者抗議。
馬林一直大打排外反移民的民族主義牌,極力描繪馬克龍代表「全球主義者」,損害法國民族認同和邊境安全;馬克龍則強調法國並非封閉的國家。在西北部投票的32歲市場推廣員皮奧(Marie Piot)暗示投馬克龍:「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和特朗普(入主白宮)後,我們就像是(西方)啟蒙時代的最後堡壘。」
能否強勢執政 取決國會議席
今屆大選形勢一直反覆,馬林支持度自去年起民調一直領先,外界憂慮她會成為歐洲民粹浪潮推翻建制的第一人。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菲永一度成為阻截馬林的最強人選,但不久即深陷「空餉門」民望重挫;執政社會黨亦陷分裂,前總理瓦爾斯初選意外被局外人阿蒙擊敗,但阿蒙其後一直民望低迷。反而去年辭去經濟部長一職及自組新黨的馬克龍愈戰愈勇,以中間路線一躍成為最大熱門。
即使馬克龍成為法國總統,也不代表他可順利履行改革承諾,關鍵在於下月國會選舉,其政黨「前進」能否如願勝出。外界最初憂慮政治基礎薄弱的馬克龍,將不得不面對建制政黨(尤其是共和黨)掌控的國會而受掣肘。隨着馬克龍氣勢轉強,「前進」選情亦水漲船高,上周民調指該黨可望取得249至286個國會議席,距離過半不遠,可望佔組閣主導權,有足夠政治能量推動改革。民調指共和黨及其盟友可望以200至210席成為主要反對黨。
「倘馬克龍得票遜六成 無異落敗」
惟前提是馬克龍在總統大選必須大捷,以令強勢延至國會選舉。雷丁大學歐洲研究榮休教授納普(Andrew Knapp)稱,如馬克龍未能贏得六成選票,則與落敗無異。
馬克龍近日表明已決定總理人選。外界估計人選包括新中間黨的前交通部長伊德拉克(Anne-Marie Idrac)、中間派民主運動黨的前總統候選人貝魯(Francois Bayrou)和歐洲議會議員古拉爾(Sylvie Goulard),3人都是親歐中間自由派。
今屆大選爭持激烈。去年加入「前進」的原社會黨國會議員埃雷爾上周五協助拉票時昏倒辭世,終年50歲;昨亦有一名89歲選民投票後心臟病發死亡。
(綜合報道)
投票率新低 棄權者料逾20%
法國大部分票站在香港時間今晨1時關閉,大城市的票站會延至香港凌晨2時才關閉,隨即有初步估計結果公布。選前民調指馬克龍以逾20個百分點領前馬林勒龐,其得票高低將會是關鍵。截至當地時間昨午5時,投票率為65.3%的近年新低,比2012年大選次輪投票同時段低6.6個百分點,也比今屆首輪投票同時段低4個百分點,跟2002年老勒龐出戰次輪投票相比,亦低了2個百分點。選前有左翼選民聲言兩個都不投,民調機構昨估計,棄權者約佔25%至27%。
馬克龍昨在北部海濱小鎮勒圖凱投票,其團隊昨在羅浮宮外準備祝捷晚會,因發現可疑旅行袋一度疏散,警方檢查後解除警報。馬林勒龐則在北部主要根據地埃南-博蒙投票,其間遇上女權運動Femen的示威者抗議。
馬林一直大打排外反移民的民族主義牌,極力描繪馬克龍代表「全球主義者」,損害法國民族認同和邊境安全;馬克龍則強調法國並非封閉的國家。在西北部投票的32歲市場推廣員皮奧(Marie Piot)暗示投馬克龍:「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和特朗普(入主白宮)後,我們就像是(西方)啟蒙時代的最後堡壘。」
能否強勢執政 取決國會議席
今屆大選形勢一直反覆,馬林支持度自去年起民調一直領先,外界憂慮她會成為歐洲民粹浪潮推翻建制的第一人。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菲永一度成為阻截馬林的最強人選,但不久即深陷「空餉門」民望重挫;執政社會黨亦陷分裂,前總理瓦爾斯初選意外被局外人阿蒙擊敗,但阿蒙其後一直民望低迷。反而去年辭去經濟部長一職及自組新黨的馬克龍愈戰愈勇,以中間路線一躍成為最大熱門。
即使馬克龍成為法國總統,也不代表他可順利履行改革承諾,關鍵在於下月國會選舉,其政黨「前進」能否如願勝出。外界最初憂慮政治基礎薄弱的馬克龍,將不得不面對建制政黨(尤其是共和黨)掌控的國會而受掣肘。隨着馬克龍氣勢轉強,「前進」選情亦水漲船高,上周民調指該黨可望取得249至286個國會議席,距離過半不遠,可望佔組閣主導權,有足夠政治能量推動改革。民調指共和黨及其盟友可望以200至210席成為主要反對黨。
「倘馬克龍得票遜六成 無異落敗」
惟前提是馬克龍在總統大選必須大捷,以令強勢延至國會選舉。雷丁大學歐洲研究榮休教授納普(Andrew Knapp)稱,如馬克龍未能贏得六成選票,則與落敗無異。
馬克龍近日表明已決定總理人選。外界估計人選包括新中間黨的前交通部長伊德拉克(Anne-Marie Idrac)、中間派民主運動黨的前總統候選人貝魯(Francois Bayrou)和歐洲議會議員古拉爾(Sylvie Goulard),3人都是親歐中間自由派。
今屆大選爭持激烈。去年加入「前進」的原社會黨國會議員埃雷爾上周五協助拉票時昏倒辭世,終年50歲;昨亦有一名89歲選民投票後心臟病發死亡。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