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指增科網電訊股 料10月生效 業界憂與恒指成分太似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5日 06:35
2017年05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23年歷史的恒生國企指數早前指正醞釀重大變革,把紅籌股及民企納入國指成分股。昨日高盛發表報告指,有關變動最快8月公布,10月生效,此次重組重點是加入「新中國」概念,保險和券商股比重下降,科網和電訊股比重增加,騰訊(0700)和中移動(0941)是大熱。有基金界人士表示歡迎,指沒有騰訊的國企指數是沒有代表性的,惟值得留意是一但落實改革,恒指和國指的界限可能變得模糊。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國企指數目前只納入H股,重組則加入在香港或其他地區註冊的紅籌股,以及民營企業股份,使國指成為更具代表性的「香港市場中國指數」。目前國指金融業股份權重達七成,能源股份佔13%,但並無資訊科技企業。高盛報告估計,初期會加入10隻紅籌或民營企業股,比重佔5%,未來會逐步增加到10%。初期保險和券商類股票比重將減少15個百分點,科網、電訊和內房股比重則會分別增加7%、6%和5%。其中代表「新中國」概念的股票將會從目前的21%增加到24%,但仍然比MSCI中國指數的45%大幅落後,而後者囊括了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見圖)。


高盛:調整後估值升 派息減

高盛指出,調整後國企指數的估值會上升,然而派息會減少,每股股息可能減少4%,派息比率可能下跌0.1個百分點。


調整將導致22億美元資金重新分配,碧桂園(2007)、復星國際(0656)、中海油(0883)受益,廣發證券(1776)、交行(3328)受壓。另外,對於衍生產品的影響較大。


「新中國概念」佔比遠遠落後MSCI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基金選擇指數時,必然要比較指數的表現。這些年國企指數一直跑輸MSCI和富時相關指數,直指「沒有騰訊的國企指數是沒有競爭力的」。他相信,改變現有局面是此次國指改變的初衷。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經理楊延德也認為,國企指數的調整是好事。目前紅籌股、H股的區分並不合理。現在國企指數當中,銀行和油企佔比太多,金融股更佔了國企指數七成,不能夠代表內地的經濟轉型,也很少有機構追隨國企指數。「將一個沒有用的指標換成一個有代表性的指標非常有意義,而騰訊必須要放進去,這樣才能代表新經濟」。不過,變更後,恒指與國指的界線模糊化。但他相信,恒指公司肯定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讓兩個指數發揮不同的作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