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陷身中美博弈漩渦 不利香港民主發展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5日 06:35
2017年05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美國國會一個委員會以「香港回歸20年現狀評估」為題舉行聽證會,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及前港督彭定康等獲邀發言。黃之鋒表示,支持委員會主席魯比奧所推動的跨黨派《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稱《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制裁「打壓港人基本自由」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官員。有關主張美其名是把「香港人權置於美國對港政策的中心」,實際是把香港置於中美博弈的漩渦,對香港民主發展弊多於利。


推動新法案劍指中國

美國聽證會成政治騷

這次由「美國國會及行政機關中國事務委員會」(簡稱CECC)召開的聽證會,與其說希望全面客觀了解香港現况,不如說是一場為《法案》造勢的政治騷,單看幾名獲邀發言者的觀點立場已可見一斑。黃之鋒、李柱銘和林榮基明顯只反映了本港政治光譜的一小部分,連能否代表泛民主流聲音,也未必說得上。至於另一名獲邀的美國學者兼人權活動人士博克(Ellen Bork),過去曾公開表示,白宮應聆聽香港新一代的聲音,第一步就是「反對北京箝制包括港獨和自決的政治討論」,主張新一屆國會立法,「懲罰中國大陸侵犯香港自治」。


去年初銅鑼灣書店事件後,CECC聯合主席魯比奧(Marco Rubio)聯同參議院共和黨同僚科頓及民主黨的本卡登,以跨黨派姿態向國會提出《法案》,加強向北京施壓,惟因國會紛爭不休,未能提上立法事務日程。及至去年底,魯比奧與科頓捲土重來,以CECC名義,邀請黃之鋒等人赴美會晤,宣布重推《法案》。他們表示港人自治受到蠶食攻擊,有關法案是要「重申美國對香港自由民主的支持」,授權總統鎖定「打壓港人基本自由」的人,禁止他們入境,甚或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財產。法案除了要求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香港人權和民主發展的報告,還訂明2014年在港居住人士若因參與政改非暴力示威被捕留有案底,華府不得對他們拒發簽證,儼如為日後黃之鋒等佔領運動人士能夠順利赴美度身訂做。


1992年,美國國會鑑於六四事件和香港回歸,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在經貿方面區別對待香港與中國大陸,惟同時要求總統持續評估日後一國兩制的落實情况,決定香港是否可以獲得美國「特別對待」,惹來北京強烈不滿,質疑是干涉內政。《法案》是否有機會通過,目前言之尚早,惟法案擺明車馬過問本港事務,還附上「制裁」機制,矛頭隨時指向內地和特區政府官員,實際已經超出「關注」香港的範圍,將香港變成美國向華施壓的一張牌、深深捲進中美角力渦漩,北京勢必視為嚴重挑釁,對香港更不放心。港人爭取民主,只會難上加難。


國際連結未助港民主

黃之鋒談自決惹質疑

黃之鋒表示,「國際連結」是推動民主運動的延伸。不過就事論事,回顧過去廿多年的經驗,看不到國際因素對香港民主發展有多少幫助。1990年代,李柱銘幾乎年年赴美拜會華府高官,甚至造訪白宮與時任總統克林頓會晤,可是並未帶來任何實質好處。過去李柱銘、陳方安生等人赴美,談的主要都是圍繞一國兩制和推進香港民主的事宜,可是黃之鋒在美國聽證會上的發言,卻觸及極為敏感的「民主自決」。


聽證會上,前港督彭定康明言港獨不是出路,不過黃之鋒卻重提了港人「自決」的說法,表示「我希望美國共和民主兩黨能合作,保障他們所認同的基本人權價值,香港人會繼續向中共政權爭取民主,並行使自決的權利」。「民主自決」是香港眾志的核心主張,儘管黃之鋒等人堅稱它不等於港獨,惟同時亦承認港獨可以是「民主自決」的一個選擇,惹來一些人質疑「民主自決」不過是搞「暗獨」的幌子。黃之鋒的民主自決主張,並未代表大多數港人的意見,他在聽證會上的「自決」發言,難免容易惹來「拉攏外國勢力支持港獨」的質疑。


過去一年,「銅鑼灣事件」和人大釋法等,確實加深了部分港人對一國兩制前景的擔心,不過黃之鋒這次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感謝」魯比奧等人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呼籲民主共和兩黨支持通過法案,實際效果只是「幫人做騷」,給美國國內一些主張強硬對華的人幫上一把,對保障香港自由民主和司法獨立,並無幫助。聽證會上,有發言者談及香港司法獨立面臨愈來愈大的威脅,魯比奧亦表示密切關注黃之鋒等佔領人士面臨檢控的情况,並會敦促美國政府將裁決結果,作為對華談判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我們會將他們遭受的任何懲罰,視作他們和我們合作的後果」。有關說法本身就是極大諷刺。每個參與佔領運動的核心人物,都知道公民抗命需要付出法律代價,日後法庭定罪,不過是依法辦事,對被告來說亦是求仁得仁,縱觀近月法庭對多宗政治敏感案件的判決,也令港人普遍相信法院並無偏袒任何一方。魯比奧的說法,實際是威脅將本港法庭裁決政治化,對香港司法獨立毫不尊重。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