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德先生和賽先生,是五四運動時引入中國的兩位「西方大人物」,代表着民主和科學。
可惜香港一直未能容納德先生,想不到連賽先生也無立足之地。
科學精神,實事求是,借用毛澤東的講法,不以個人意志作轉移。最近梁振英的一番「香港南風污染廣東」的講法,卻明顯違背了賽先生那種科學求真的精神。
空氣污染問題本來理應是超越政治,可惜慣於操弄政治的人,看什麼都可以有政治考量。於是,本來北風把污染物吹到香港的客觀事實,硬要「各打五十大板」,說成「香港吹南風時一樣會污染廣東」。
這個說法被前天文台長李本瀅嚴辭駁斥,認為梁的講法沒有科學根據。科學面前,梁振英也無力招架,只能迴避「這是廣東官員的講法」。
如果這不是事實,或者不是梁振英的個人意見,為何當初接受電台訪問時要刻意引述呢?目的為何?梁振英究竟站在什麼立場、維護什麼地區的利益去講這番話?如果是為了避免造成廣東官員的難堪,則明顯是政治壓過了科學,對解決兩地污染問題,毫無幫助,反而變成廣東不重視自身地區污染問題的「下台階」。
最令人心寒的是,香港其他官員,包括環保署、環境局,完全不敢正面指出梁振英的講法沒有科學根據,反而塗脂抹粉「廣東官員的客氣話」。特區官場沒有一點科學求真的勇氣。
不尊重科學的後果往往是悲劇,大躍進時那些不科學的「畝產萬斤」神話,間接造成生靈塗炭的大饑荒。不科學的水利工程論證,又毁了多少國土家園?
最近香港的三跑、港珠澳大橋的效益論證,乃至對環境的影響,也是政治壓倒科學。難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沒有德先生,連賽先生都沒有容身之處?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曾志豪]
可惜香港一直未能容納德先生,想不到連賽先生也無立足之地。
科學精神,實事求是,借用毛澤東的講法,不以個人意志作轉移。最近梁振英的一番「香港南風污染廣東」的講法,卻明顯違背了賽先生那種科學求真的精神。
空氣污染問題本來理應是超越政治,可惜慣於操弄政治的人,看什麼都可以有政治考量。於是,本來北風把污染物吹到香港的客觀事實,硬要「各打五十大板」,說成「香港吹南風時一樣會污染廣東」。
這個說法被前天文台長李本瀅嚴辭駁斥,認為梁的講法沒有科學根據。科學面前,梁振英也無力招架,只能迴避「這是廣東官員的講法」。
如果這不是事實,或者不是梁振英的個人意見,為何當初接受電台訪問時要刻意引述呢?目的為何?梁振英究竟站在什麼立場、維護什麼地區的利益去講這番話?如果是為了避免造成廣東官員的難堪,則明顯是政治壓過了科學,對解決兩地污染問題,毫無幫助,反而變成廣東不重視自身地區污染問題的「下台階」。
最令人心寒的是,香港其他官員,包括環保署、環境局,完全不敢正面指出梁振英的講法沒有科學根據,反而塗脂抹粉「廣東官員的客氣話」。特區官場沒有一點科學求真的勇氣。
不尊重科學的後果往往是悲劇,大躍進時那些不科學的「畝產萬斤」神話,間接造成生靈塗炭的大饑荒。不科學的水利工程論證,又毁了多少國土家園?
最近香港的三跑、港珠澳大橋的效益論證,乃至對環境的影響,也是政治壓倒科學。難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沒有德先生,連賽先生都沒有容身之處?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曾志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