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創業板「圍飛」現象一直為外界詬病,更被封為「插水股之都」,令證監會今年初兩度發出聲明整頓市煬。本報統計證監會在3月13日發出針對創板上市申請人的聲明後,創板新股首日上市及其後累積股價表現,明顯較去年「正常」,連證監行政總裁歐達禮上周亦表示,創板圍飛現象有改善。不過,若翻查中央結算紀錄,仍有不少創板新股,實物持股加上五大持倉券商的持股比例仍高達八成至九成,意味「街貨」不多;圍飛現象是否已經得到改善,似乎仍有待觀察。
明報記者 溫婉婷
自證監今年3月13日發出聲明後,截至4月底期間,共有11隻創業板新股掛牌,均設有公開發售,全配售新股暫時絕迹。若對比起去年創板新股的表現,此批新股股價表現顯然較為「正常」。
今年11創板新股 首日平均升11.6%
該11隻創板新股中,首日的平均股價升幅為11.6%,其中升幅最高的亞洲雜貨(8413)升73.91%,與去年同樣有公開發售部分的新股表現相若;但卻遠遠低於去年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創板新股(平均首日升逾6倍),其中升幅最高的K W NELSON(8411),股價更暴升20倍。換言之,去年全配售新股的首日平均升幅,足足為聲明發出後上市創板新股的56.6倍。
類似現象同樣出現於創板新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由上市至4月底止,該批11隻新股股價平均升幅為4.32%,升幅為去年同樣設有公開發售新股的一成;至於全配售新股,其截至去年底,股價平均較配售價高逾5倍。不過,全配售新股截至去年底的股價,平均較首日收市價跌近兩成,「插水」情况顯然較其他兩者為高。歐達禮於上周會見傳媒時亦表示,針對創板新股問題,證監所採取的跨部門團隊協作方式已漸見成效,大部分新股開始設立公開發售。
證監聲明後新股 街貨全不足兩成
從股價走勢而言,自證監發出聲明後,創板新股股價暴升暴跌的情况得到顯著改善。惟事實上,翻查中央結算紀錄,於聲明發出後上市的11隻創板新股中,實物持股加上五大持倉券商的持股比例甚高,最低為高門集團(8412)的81.8%,最高為海鑫集團(8409)的95.5%(見圖),意味於市面上流通的街貨根本不足兩成,要判斷圍飛現象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仍有待觀察。
明報記者 溫婉婷
自證監今年3月13日發出聲明後,截至4月底期間,共有11隻創業板新股掛牌,均設有公開發售,全配售新股暫時絕迹。若對比起去年創板新股的表現,此批新股股價表現顯然較為「正常」。
今年11創板新股 首日平均升11.6%
該11隻創板新股中,首日的平均股價升幅為11.6%,其中升幅最高的亞洲雜貨(8413)升73.91%,與去年同樣有公開發售部分的新股表現相若;但卻遠遠低於去年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創板新股(平均首日升逾6倍),其中升幅最高的K W NELSON(8411),股價更暴升20倍。換言之,去年全配售新股的首日平均升幅,足足為聲明發出後上市創板新股的56.6倍。
類似現象同樣出現於創板新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由上市至4月底止,該批11隻新股股價平均升幅為4.32%,升幅為去年同樣設有公開發售新股的一成;至於全配售新股,其截至去年底,股價平均較配售價高逾5倍。不過,全配售新股截至去年底的股價,平均較首日收市價跌近兩成,「插水」情况顯然較其他兩者為高。歐達禮於上周會見傳媒時亦表示,針對創板新股問題,證監所採取的跨部門團隊協作方式已漸見成效,大部分新股開始設立公開發售。
證監聲明後新股 街貨全不足兩成
從股價走勢而言,自證監發出聲明後,創板新股股價暴升暴跌的情况得到顯著改善。惟事實上,翻查中央結算紀錄,於聲明發出後上市的11隻創板新股中,實物持股加上五大持倉券商的持股比例甚高,最低為高門集團(8412)的81.8%,最高為海鑫集團(8409)的95.5%(見圖),意味於市面上流通的街貨根本不足兩成,要判斷圍飛現象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仍有待觀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