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規管促銷電話無下文 商經局:快諮詢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2日 06:35
2017年05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有急症室醫生撰文披露車禍傷者妻子拒聽急症室的「3」字頭來電,觸發社會對詐騙及推銷電話的關注,該醫生昨再撰文指事件已不止一次,盼政府加強監管推銷電話、嚴懲電話詐騙的歹徒。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曾稱去年就監管人對人促銷電話作諮詢,但至今無下文,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以惹人失業為由未落實規管是「藉口」。


急症醫生盼電話功能「返璞歸真」

facebook專頁「Dr. Ray 的急症室迎送生涯」昨發帖文稱,2015年曾撰寫拒聽電話誤會的故事,有伯伯跌倒摔壞電話,醫生致電其女兒,再遞電話給伯伯,對方接聽後還是收線。他指從同事留言看到,每天都發生如此的故事,雖然他可跟病人說沒人聽,然後留言完成任務,但捨不得,只希望對方盡快接聽,在危急關頭聽聽至親聲音。


該醫生說,絕對不是怪責拒聽電話的家人,而是呼籲他們警覺地接聽重複來電的陌生電話,亦盼政府加強監管推銷電話,嚴懲電話騙徒,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令電話可以「返璞歸真」,回復本來聯繫人與人、心與心的重要功能。


96%市民感滋擾 局方去年稱諮詢

商經局長蘇錦樑去年4月在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匯報人對人促銷電話的調查結果,96%受訪者認為,人對人促銷電話在某程度上造成滋擾或不便,又指在2015年約有7000人在港直接或間接從事打出人對人促銷電話。蘇當時預計去年會就人對人促銷電話規管諮詢公眾,但該局在今年2月的立法會文件稱諮詢會在今年進行,惟至今未有下文。


商經局昨回應稱,明白社會關注人對人促銷電話,但社會就如何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意見不一,當中涉不同考慮因素,包括保障個人資料運用、正常營銷活動、對現有從業員生計的影響等,快將就這個對公眾有一定影響的課題進行諮詢,以期訂定一個切合香港情况的處理方案。


議員:憂「惹人失業」是藉口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說,近3至5年有部分促銷電話是3字頭,令市民對3字頭號碼有壞印象,但現實是10多年前已有很多不同公司使用3字頭號碼,3字頭根本與促銷無直接關係。莫指今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詐騙電話,一是促銷電話,詐騙電話要交警方處理,但科技發達,騙徒可隨時更換電話號碼犯案,較難堵截源頭;至於促銷電話,過去政府多以影響業界、有人失業為名,遲遲未落實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批評這只是藉口,實質上政府的調查顯示,人對人促銷電話成功率低,認為應盡快規管。


香港化粧品同業協會會長何紹忠說,美容業多以促銷電話接觸客戶,同意促銷電話成功率低,只有不足一成,但認為這種宣傳方法,較單做廣告能夠直接掌握客戶反應,不認同一刀切阻止人對人促銷電話,但認為可再商討規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