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香港需要5個英文電視台嗎?/文:劉瀾昌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8日 06:35
2017年04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香港需要5個英文電視台嗎?不知道蘇錦樑還會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也不知道通訊局前主席何沛謙是否會慚愧地承認他過去制定的每個免費電視牌照需設一個英文台的政策是不適當的。不過,已可以「蓋棺論定」,蘇錦樑、何沛謙以及通訊局都是香港電視業的「壞婆婆」。香港電視業今日的慘淡經營,他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電視營運環境惡劣趨勢不會變
終於,有線電視遇到了「白武士」,鄭家純和邱達昌等出手注資收購,使到其不像我原來服務的亞視那樣在去年4月1日「熄燈」。而且,有線電視原來獲政府批得的免費電視牌照還有望可以開展營運。不過,痛定思痛,有線電視執行免費電視牌照之後,真的還要開一個英文台嗎?又開多一個英文台,成為730萬香港人的第四個英文台,會有收視嗎?會有廣告收入嗎?何沛謙當年無疑是挖了「大坑」,逼着電視業界往裏跳。
有線電視有幸找到了「白武士」,但是,香港的電視營運環境愈來愈惡劣的趨勢不會改變。亞視之前「熄燈」,自己經營不善,無可否認;但是有沒有人有認真思考:為什麼亞視掙扎59年只有一兩年收支平衡,而需要不斷注資不斷轉換投資者?每每老闆都說:之前的「沒料」,我來一定掂。結果都不掂。最後牌照「死期」前,還是有「白武士」願意獻身,但是就是有人要它死。我與一些外國電視業界朋友談起,不無唏噓,因為他們說,他們那裏絕不可能允許一個歷史悠久的電視台關門。
當然,即使當局關懷、有人再注資亞視,亞視也可能逃不過蝕本經營的宿命,因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香港的電視市場狹小,只能容許一家免費電視台賺錢。有人說,TVB的廣告收入分一些給ATV,兩者都可以賺錢,可是市場競爭不是善良,老大一定要吃掉七成廣告才能生存。
當下,為何九倉要甩掉有線寬頻的包袱,之前申請到免費電視牌照也不要玩了,當然是看不到不蝕本營運的前景。事實上,新領了免費電視牌照的ViuTV,開播以來也一直處於蝕本營運狀態;他們還要開一個英文台,只能是蝕得更多。以ViuTV東家的財力雄厚看,也足以證明香港電視業結構性困局。
這次,有線雖然是找到了新東家,但是對於香港電視市場來說,還是少了一家營運者,因為有線的新東家之一邱達昌的永升亞洲一直都在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以便獨立開台,現時實際是邱達昌移情別戀到了有線。因此,有線雖有「白武士」搭救,香港電視市場萎縮的趨勢依舊。邱老闆伸出援手其實是需要很大勇氣,他所說的要在3年後扭虧為盈,實在不是易事。
香港電視業的現狀,正正說明了過去何沛謙所說,香港還可以容納多3個免費電視牌照,是講大話。那時候,何沛謙主持的通訊局,對香港電視廣告市場做出了一個評估,指每年有近180億元之巨,事實上每年TVB廣告收入40億元左右,而亞視才兩三億元,與180億相差甚遠。有行家透露,那個評估是按表面價單數來統計,殊不知,廣告折扣有時大至九折,即僅實收一成。在這個錯誤估計上的電視政策開放,自然不符實際,進一步惡化電視生態。
那時,王維基出席我主持的《把酒當歌》節目,我問他:你用100萬的重金拍一集劇集,如何能收得回成本?他回答說,本港電視黃金時段有300萬的廣告市場,TVB拿100萬,他也拿100萬,其他的讓其他的去分。當時,我就心想,他上了何沛謙的當,市場哪有這麼大的餅?說實話,王維基未得到免費電視牌照,實際是救了他,使他少做蝕本生意。
事到如今,已經離任的何沛謙不知會否撫心自問,他是否對得起電視業者。在他治下,通訊局儼然是另類的「小販管理隊」,與業界就是「貓狗關係」,更不要說為業界分憂解難。何沛謙治下的通訊局,可謂對業界罰款最多、遭到的司法覆核最多。
硬性政策難道不需檢討?
現時,新的通訊局主席已經上任,最主要的是,香港的電視業不但目前面臨經營困局,而且還在3年後面對革命性的挑戰。說回英文台,香港真的需要那麼多嗎?每個免費電視牌照必須開一個英文台的硬性政策,難道不需要檢討嗎?歷史上,亞視和無綫都各有一個中文台和一個英文台。英文台從來都是蝕本營運的。亞視一直都要求放寬限制,允許在英文台播放普通話節目,以增加收視和廣告。但是千求萬求,通訊局只放一個小口子。現時,若繼續執行這樣的政策,也就是說,TVB加上ViuTV、政府的香港電台,還有有線電視將營運的奇妙,以及也可能獲批的鳳凰香港台,那麼730萬人的小小的香港將有5個英文台!有這個需要嗎?在營運環境不佳的環境上,還硬要做這個費資源而又沒觀眾的英文台,香港電視老闆能不頭痛?
自然,開英文台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因為香港是國際都會,而香港的英文水準在下降。但是,5個英文台也是否太多了?現實是,青年學子大都不看電視,而是上網找節目。硬要開那麼多英文台不過是站在道德高地放空砲。
事實上,香港電視市場正在醞釀着大變革。到2020年,世界互聯網將迎來「5G時代」。也就是說,3年後互聯網的速度是當下的100倍以上。那時,全球網絡電視無遠弗屆,所有的電視節目都可以經互聯網傳輸收看。香港的現有電視業者,都將迎接這一挑戰。收視觀眾和廣告收入都將被大大分薄。香港當局有考慮幫助業界克難前進嗎?
也許,僅僅3年後,通訊局管電視的部門要關門了,不但收費電視牌照都交還政府,免費電視牌也失去意義。
資深傳媒人
[劉瀾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