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馬克龍解放經濟 菲永倡小政府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0日 18:35
2017年04月20日 18: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以來,極右政客馬林勒龐走勢看漲,法國以至歐洲的建制派皆盼望有主流總統候選人挺身而出,阻止席捲歐洲的民粹浪潮淹至法國,如今他們的寄望只能落在右派共和黨的菲永和中間派「前進!」運動的馬克龍身上,其中後者形勢稍被看好。香港近年成為法國僑民的一大聚居地,菲永和馬克龍陣營在本地皆有活躍團隊,本報邀得雙方代表同場受訪。馬克龍支持者明言重視其親歐親商界理念,但菲永支持者則質疑馬克龍是「偽中間派」,實際上是隱形左派候選人。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法國政壇傳統上由右派的共和黨和左派的社會黨分庭抗禮,其中社會黨本應由現任總統奧朗德爭取連任,但其民望極低被迫棄選,前教育部長阿蒙(Benoit Hamon)初選出線,但全國支持度一直低迷,幾可肯定無緣出線次輪投票。反而最初不被看好的前社會黨人兼奧朗德政府前經濟部長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去年自立「前進!」(En Marche!)平台出選,逐漸攀升成最有力的主流候選人。共和黨則由前總理菲永(Francois Fillon)出選,他一度被視為大熱,但因「空餉門」拖累支持度滑落。
設香港分部 吸納僑民選票
馬克龍和菲永在香港皆有後援會,其中「前進!」有香港分部和fb頁面,菲永的支持者亦成立聯絡群組協助爭取香港僑民的神聖一票。本報上周邀請到「前進!」香港分部聯合主任兼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發言人伊萊爾(Sandrine Virginie Hilaire)和「菲永支持群組」協調員弗雷什(Antoine Freches)同場接受訪問,交流對這次大選的看法。
談到支持理由,伊萊爾不諱言,馬克龍的親歐洲、親商界取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她尤其欣賞對方提出「將自由和責任結合」的政治理念。她舉例,馬克龍願意在企業招聘和創立的法規鬆綁,給予更多自由,但相應地這些企業必須為自身成敗負責,不可指望政府救亡。
結合自由責任vs.兼顧國家人民
弗雷什則表示,菲永出任總理6年,顯示其經濟政策是親商界和促進失業率下降,因此相信他比其他候選人更勝任總統。對於治國理念,弗雷什則稱讚菲永提倡兼顧國家權力與人民自由,認為這樣才可確保在反恐時代保障人民安全。
菲永被視為「法國版戴卓爾夫人」,主張激進的管制放寬和大幅削減政府開支;馬克龍雖出身左派,但較傾向減少經濟管制和重視政府收支平衡,部分評論形容他為「法國版貝理雅」。對此伊萊爾笑說,二人對法國經濟的診斷有不少相同之處,「只是開出的藥方不同」。弗雷什不同意,質疑馬克龍與現屆政府關係密切,有份造成當前經濟慘淡。
重視債務失業 改革力度顯差距
弗雷什強調,菲永非常重視公共開支、公共債務和失業率過高的問題,並更為支持商界和人民的自主,質疑馬克龍改革「半桶水」,並非法國所需。伊萊爾立即反駁,指菲永主張過於激進,徒惹混亂,稱馬克龍同樣重視債務和失業率問題。
馬克龍在今次選舉走中間路線,聲言要打破傳統左右分界,甚至得到德國學術泰斗哈伯馬斯稱許他「勇於跨過自1789年(指法國大革命)以來未被觸碰過的紅線」。伊萊爾稱欣賞他這一點,強調「前進!」是全新的政治運動,由下而上收集國民意見,她指組織在法國本土和海外多地設立委員會,提出各種意見供運動中央採納。其中在自己有份負責的香港分部,委員會約60人,年齡由18歲至67歲不等,政治光譜橫跨左右,故能兼採不同意見。
聲言打破左右紅線 被批偽中間派
對此弗雷什冷然反駁,質疑馬克龍只是「假中間派」,指現任社會黨總理瓦爾斯違背黨內默契,在初選不敵阿蒙後公開支持已脫黨的馬克龍,「顯示馬克龍實際上是左派的隱形候選人」。伊萊爾笑着打斷道:「這是陰謀論。」但弗雷什駁稱,馬克龍從政生涯長期在社會黨內度過,堪稱「奧朗德精神上的兒子」。
39歲的馬克龍在2006年至2009年是社會黨成員,前年突然宣布早已退黨,不過奧朗德2012年上台後,馬克龍確備受重用,先出任愛麗榭宮的副秘書長,2014年轉任經濟部長,去年才辭職選總統。
伊萊爾承認,馬克龍要與奧朗德完全撇清關係不可能,但強調他在奧朗德政府早期只是顧問角色,「如果談到做經濟部長的兩年,你可以指摘他,但我不認為有什麼可質疑的」。她舉例指,馬克龍任內推動親商界法案,甚至觸發部分左派人士上街抗議,迫使瓦爾斯取消法案眾多條文,仍得不到社會黨決策層支持,須另覓其他黨派協助通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