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民行「假章」案 涉30億票據 標普:類似事件多不勝數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9日 06:35
2017年04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傳媒《財新》報道,民生銀行(1988)北京一支行管理層為3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票據造假,再挪用理財產品「飛單」(見另稿)放貸。標普資深董事廖強回應本報稱,類似事件「多不勝數」,只是多數個案規模較小未被揭露。民行昨日股價受壓,全日跌近3%,其他內銀股亦捱沽。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據報道,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和副行長肖野涉嫌私刻公章,在該行某企業客戶的「商業票據」上蓋上了「銀行承兌匯票」公章,並進入銀行體系流通。商業票據是由企業發行的無擔保短期融資工具,風險及利率高。銀行承兌匯票則是由銀行向存款人出票,確保在指定日期支付確定金額給存款人或持票人。加蓋假章後,該票據在各銀行多次轉手,直到兌付時被發現是假公章。張穎和肖野為「填氹」而向該企業違規發放30億貸款,以兌付到期票據,該30億資金是來自向私人銀行客戶發售「理財產品」所得。


商票當銀票 慳0.1至0.2厘息

報道又稱,商業票據和銀行匯票風險及利率不同,商票被當成銀票,企業可節省0.1厘至0.2厘利息,其中涉及與銀行員工的巨額利益輸送。另一方面,私人銀行客戶的資金購買了並不存在的理財產品,目前無法兌付,近百名私人銀行客戶準備向銀監會反映,民行總行大樓突然增加了許多安保。據聞張穎是民行的明星支行行長,用短短3年時間,令該支行金融資產全國排名第一。


民生銀行昨晚發公告稱,日前發現支行行長張穎涉嫌違法,已向公安部門報案,張穎目前正接受公安部門調查,銀行已經成立工作組協助調查,而副行長肖野目前「失聯」。


民行:已報警 成立工作組助查

標準普爾金融機構評級資深董事廖強稱,近年「飛單」事件陸續爆出,「這回金額太大捂不住了,小的捂住了,總體數不勝數」。他認為,2009年政府啟動4萬億救市,放鬆信貸標準,是對合規和信用文化的衝擊,導致其倒退。當時「大幹快上」的作風種下了惡果,「類似事件的信用風險還是其次,員工製造騙局,銷售非銀行的理財產品,嚴重衝擊合規文化,才是最大問題」。


他又表示,現時內地投資者的看法是,只要最終能還錢就行,對於合規十分冷漠,「這種心態很可怕,大家都可以做假帳,只要不被發現。這些帳目上的數字也很難相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