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股連跌3日明顯轉弱,但全球股市高位受阻,主要是受到敘利亞及朝鮮問題困擾,但科技股似乎不太受影響,騰訊(0700)、阿里表現尤佳。上周買入股份表現迥異,雄安概念股短線炒完,金隅(2009)跌4%,中鋁(2600)跟隨商品股走弱,但光大控股(0165)和南非ETF表現不錯。
再通脹主題進一步淡化,銀行及資源股首當其衝,但全球股市在朝鮮緊張局勢下跌幅有限,新興市場尤其強勢,究竟是不跌還是未跌,仍要觀察,重點是市况反覆或偏弱時,仍有不少強勢板塊,科技股是很明顯的例子,本地地產股也愈升愈高,很多都創52周新高了。
科技股的主題很簡單。估值不廉宜,一般都達到甚至高於5年平均預測市盈率,再升的話值博率就大減,但面對利率、匯率、經濟增長動力皆不明朗的局勢,資金仍是青睞股市多於債市,能夠在眾多不明朗因素中,收入和盈利依然可看漲,依然是科技股最有保證。再說,現時全球不同行業的估值都不廉宜,資金總得找地方配置,故科技股的高估值,也說不上是什麼不利因素。過去12個月從科技轉投傳統周期性行業、金融等板塊的資金,在配置上會有重新加大科技板塊比重的可能。
至於地產股則令筆者有少少意外。地產股不一定跟樓市樓價走勢同步,前者更反映機構投資者對樓市中長期的看法,若認為樓價太高難以持久,折讓就會大。近期樓市熾熱,中原指數已連續10周創歷史新高,樓價以跳的速度上升,地產股亦水漲船高,是否意味機構投資者看好樓市中長期的表現呢?其實近年大家分析樓市都錯得離譜,但大方向來說,只要中國不爆煲,香港樓價就很難大跌,地產股反映的更多是市場對中國的信心。
轉型資產管理 規模增長強勁
光大控股早年只是一家控股公司,持有光銀(6818)及光大證券(6178)股權。光大系企業表現一直不怎麼樣,光控也乏人留意,往往是大牛市末段炒估值折讓、落後時才被發崛出來。不過,集團近年大舉轉型,先後大舉減持光銀和光證,並轉型至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公司持有24.71%的A股光大證券股權,3.37%A股光大銀行股權,兩者合計約240億元人民幣,與公司市值相若。
光控大方向仍會減持兩大持股,所得資金則投放在資產管理業務上。業務包括一級市場基金、二級市場基金、多策略另類投資基金(「FoF基金」)等,截至2016年底,基金管理業務共管理36個基金,持有105個一級市場投後管理項目及15個二級市場投資組合,其中13個一級市場項目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不同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基金管理業務總募資規模增加至875億元,較2015年底上升79%,全年錄得稅前盈利港幣53億元,較去年上升386%。
估值料能追上惠理市值
以基金規模來看,光控雖仍不及惠理(0806)的144億美元,但論勢頭則非常強勁,按年急升79%,今年超越的可能很大,故該業務的估值應可達惠理的市值約140億元。一旦兩大持股成功出售,基金規模又日益壯大,光控價值將大不同。但現時仍不足0.8倍,預測今明兩年才0.73倍及0.68倍,中線應最少可高於20元。
本周會沽出表現欠佳的海通國際(0665)、金隅(2009)、蒙牛(2319)及渣打(2888),等待低吸的機會。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再通脹主題進一步淡化,銀行及資源股首當其衝,但全球股市在朝鮮緊張局勢下跌幅有限,新興市場尤其強勢,究竟是不跌還是未跌,仍要觀察,重點是市况反覆或偏弱時,仍有不少強勢板塊,科技股是很明顯的例子,本地地產股也愈升愈高,很多都創52周新高了。
科技股的主題很簡單。估值不廉宜,一般都達到甚至高於5年平均預測市盈率,再升的話值博率就大減,但面對利率、匯率、經濟增長動力皆不明朗的局勢,資金仍是青睞股市多於債市,能夠在眾多不明朗因素中,收入和盈利依然可看漲,依然是科技股最有保證。再說,現時全球不同行業的估值都不廉宜,資金總得找地方配置,故科技股的高估值,也說不上是什麼不利因素。過去12個月從科技轉投傳統周期性行業、金融等板塊的資金,在配置上會有重新加大科技板塊比重的可能。
至於地產股則令筆者有少少意外。地產股不一定跟樓市樓價走勢同步,前者更反映機構投資者對樓市中長期的看法,若認為樓價太高難以持久,折讓就會大。近期樓市熾熱,中原指數已連續10周創歷史新高,樓價以跳的速度上升,地產股亦水漲船高,是否意味機構投資者看好樓市中長期的表現呢?其實近年大家分析樓市都錯得離譜,但大方向來說,只要中國不爆煲,香港樓價就很難大跌,地產股反映的更多是市場對中國的信心。
轉型資產管理 規模增長強勁
光大控股早年只是一家控股公司,持有光銀(6818)及光大證券(6178)股權。光大系企業表現一直不怎麼樣,光控也乏人留意,往往是大牛市末段炒估值折讓、落後時才被發崛出來。不過,集團近年大舉轉型,先後大舉減持光銀和光證,並轉型至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公司持有24.71%的A股光大證券股權,3.37%A股光大銀行股權,兩者合計約240億元人民幣,與公司市值相若。
光控大方向仍會減持兩大持股,所得資金則投放在資產管理業務上。業務包括一級市場基金、二級市場基金、多策略另類投資基金(「FoF基金」)等,截至2016年底,基金管理業務共管理36個基金,持有105個一級市場投後管理項目及15個二級市場投資組合,其中13個一級市場項目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不同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基金管理業務總募資規模增加至875億元,較2015年底上升79%,全年錄得稅前盈利港幣53億元,較去年上升386%。
估值料能追上惠理市值
以基金規模來看,光控雖仍不及惠理(0806)的144億美元,但論勢頭則非常強勁,按年急升79%,今年超越的可能很大,故該業務的估值應可達惠理的市值約140億元。一旦兩大持股成功出售,基金規模又日益壯大,光控價值將大不同。但現時仍不足0.8倍,預測今明兩年才0.73倍及0.68倍,中線應最少可高於20元。
本周會沽出表現欠佳的海通國際(0665)、金隅(2009)、蒙牛(2319)及渣打(2888),等待低吸的機會。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