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龐寶林:美元美息走弱 新興債受捧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8日 06:35
2017年04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興市場債券在美元走弱及加息不及預期的雙重利好刺激下回暖,已度過特朗普勝選的超賣壓力時期,首季度吸金驚人,股匯同步上揚。市場預計美國聯儲局今年加息3次,有利新興市場債券投資,配合美元強勢減弱,美國10年期債息曾上升至2.5厘,現已回落至2.23厘。


在美元轉弱及債息未能上升的情况下,加之商品價格反彈和中國經濟企穩,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也轉為較佳走勢,資金因而流向新興市場,因新興市場貨幣有機會升值,除投資於新興市場股票外,債券亦應可取得不俗的投資回報。筆者曾在上期向讀者推薦高息債券基金,作為「停泊」資金(Parking Fund),包括大中華地區、亞洲、新興地區等債券類別基金,並受惠於分散投資及較短年期,受美元加息影響較小。


全球通脹仍受油價波動影響

2017年首季度,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平均錄得4.72厘的回報,位居首位,高息債券基金及亞洲債券基金則分別平均收穫2.17厘及1.51厘,亦有不俗表現。美國及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債券基金仍未走出陰霾,其中美國債券基金僅上升0.84%,歐洲債券基金更下跌0.35%。在去年末市場對通脹債券的預期表現似乎並未實現,事實上能源價格走高推動的通脹數據尚未企穩,若原油等商品價格繼續波動全球通脹或放緩甚至回落。


倘維持低利率 新興貨幣有望「翻身」

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中,表現最佳的霸菱新興市場債券(當地貨幣)基金首季錄得8.24%升幅,亦有不少基金上升6%至7%。若全球央行收水暫緩,低利率環境可再維持一段時間,預計債券價格有望繼續上升,加之新興市場貨幣匯率有機會「翻身」,經濟基本面改善可能提高信用評級,亦助長資金重返新興市場。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的發債人「搶佔」低利率的最後入場券,掀起發債熱潮,新興市場國家及企業於首季的發債規模創下歷年同期最高。據Dealogic數據,首季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公司共發售1790億美元債券,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倍。媒體消息稱,科威特、阿根廷、印尼和巴拉圭今年皆已到債市籌資,大型能源公司如沙特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和俄羅斯天然氣(Gazprom)則正在籌備發債。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