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子支付首推頻頻甩轆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5日 06:35
2016年10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支付寶香港出現問題前,其他幾家拿到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本港新興電子支付工具,亦有出現不同程度的甩轆情况。


TNG稱代繳費用 曾面臨欺詐指控

其中以TNG電子錢包最為烏龍,剛剛推出時以增值送現金吸客,但被市民投訴增值後並無收到贈金;之後TNG又聲稱可為用戶代繳電氣和煤氣等公共費用,但就被中電及港燈等齊齊否認,稱並無授權TNG代收費用,一度面臨欺詐指控。


微信未拿到儲值支付牌照之前就已經在港大推Wechat錢包,不過初始功能就和內地版微信錢包相差甚遠,只有旅遊、交通或門票三種,且一開始只能綁定內地銀行卡,其後雖然加上本港信用卡,但若沒有內地銀行戶口,仍不能夠通過微信發放利市,令不少用戶大呼無癮。


至於儲值支付大佬八達通,推出O!ePay(好易俾)至今質疑聲不斷,除了申請過程麻煩,只能在具備NFC的Android手機使用亦是最大缺點之一,雖然公司表示其後會推出針對iPhone的藍牙接收器,但已經有不少人直指此舉和電子支付原本的便利性背道而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