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香港.澳門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2日 06:35
2016年10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到澳門「視察」3天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未知是否因兩年前在政府工作報告欠了港人一句「港人治港」,念茲在茲,總理在接見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時,竟還了這筆債,不慎將「澳人治澳」說成「港人治港」。總理會否對香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以致有口誤而不自知?


哈佛歷史學者、《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在其著作中曾明言,鄧小平口中的「港澳」其實是指香港。這個想法,相信至今仍適用於今天的國家領導人:無論多少的港澳論述,相信亦意指香港。


香港和澳門,基於近似的歷史、地理位置和同屬特別行政區,中央領導人一直將兩地相提並論,亦不其然比較兩地的發展。


在經濟上,香港是國家的「三大中心」,即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而澳門則是國家的「一個中心」和「一個平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香港在經濟上的發展較為多元,而澳門則過分單一、偏重賭業,所以領導人多番強調,要澳門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政治上,澳門不需要中央發表適用香港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因一國兩制的實踐沒有所謂的「新情况」、「走樣」和「變形」的問題。澳門2009年已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普選方面,中央沒有在基本法承諾給澳門普選立法會和行政長官。澳門人當年沒有大力堅持,現在也沒有像香港人般有理有據的竭力爭取。


社會方面,澳門以乎較香港「和諧」和親北京,但近年年輕人的不滿和躁動似有所增加。


澳門有如香港的示範單位,李克強形容澳門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他說:「在崔世安行政長官的帶領下,本屆特區政府穩健施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 作,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得到貫徹落實,愛國愛澳主流價值觀得到堅守,成績可圈可點。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 背景下,澳門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主政制依法有序推進,取得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


這些正面評價,其實是給香港的警示;再配合李克強贈送澳門的19份大禮,香港只能期待明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時才可能有此待遇。


這些年來,香港和澳門的「兩制」不斷受到「一國化」的衝擊,人治不停打擊法治。在這個過程中,香港正展示出一個國際城市捍衛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和制度的決心。這些努力可避免香港加速沉淪。


有時,一個城市的成就並不單靠中央領導人的評價來定義;香港人的堅持反而是這個城市真實面貌的寫照。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