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蔡英文拒「九二共識」 兩岸缺互信陷冷對抗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1日 06:35
2016年10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台灣蔡英文總統在「雙十慶典」的演說,顯示她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在缺乏政治基礎和互信下,未來關係難以預測,可預見情况會由 5.20之後的「冷和平」轉向「冷對抗」發展。至於會否進一步惡化,須視乎島內台獨勢力會否施壓要求急獨,以至區域情勢的演變,都會起到牽動作用。


小英說什麼都可談

國台辦質疑其善意

蔡英文堅拒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不過,她在「雙十演說」提出「兩岸之間應該盡快坐下來談」、「什麼都可以談」,又向習近平喊話,期望「兩岸領導人應共同展現智慧和彈性,將兩岸帶回到理性、冷靜的態度,一起把兩岸現存的分歧帶向雙贏的未來」,云云。5.20之後,大陸基於兩岸缺乏政治基礎,中止了國台辦與陸委會、海協會與海基會的機制運作,台灣當然希望恢復溝通聯繫,以體現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不變」。


從大陸的角度,當兩岸再坐下來,則談判的對手是誰?是認同「一個中國」的兩岸政府,抑或是推動台獨的蔡英文當局?另外所謂「什麼都可以談」,則談什麼呢?談統一、談台獨?按目前的認知理解都不可能。因此,蔡英文就兩岸的最新取態,可以說仍然虛空,並無實處。從國台辦發言人重申「『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性,質疑蔡英文所謂的「善意」,看不到兩岸會因為這篇演說而恢復溝通協商。


近期,蔡英文分別接受美國和日本傳媒訪問,都傳達着她要「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的信息。所謂一致性可以理解,因為只要蔡英文不調整立場,就是一致了;不過,按她的取態立場,除非是指兩岸關係將持續轉壞,否則就很難理解蔡英文怎樣判斷兩岸關係的可預測和可持續。即使兩岸關係繼續僵持,蔡英文透過近期操作,仍然可取得政治利益,因為對於島內台獨勢力、對於她倚賴的美國和日本的支持,都有所交代了,只是客觀上兩岸關係更陷低迷而已。


蔡英文已經確定的兩岸立場,可歸結為「四不一沒有」;「四不」即是現狀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屈服、不會對抗,而她始終不宣之於口的「一沒有」,就是「沒有九二共識」。16年前,陳水扁就職總統之時,同樣喊出「四不一沒有」,當時第一個「不」更是「不會宣布獨立」。其後,陳水扁搞烽火外交、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公投制憲等法理台獨的嘗試,招致美國指他為「麻煩製造者」,是另一回事了。蔡英文大概汲取了陳水扁的教訓,從選前到美國訪問時,承諾「維持現狀不變」而取得美國支持,她迄今就此規行矩步,並未搞出美國不能接受的狀况,也不給予大陸打壓的口實。不過,隨着施政開局失利,蔡英文民望下滑,而激進台獨勢力步步進逼,近期她的取態被認為已經向「深綠」靠攏。蔡英文是否肯定不會走陳水扁的老路?目前仍然難以定論。


切斷兩岸連繫紐帶

客觀使台灣更割離

5.20之後,兩岸互動急速冷卻,大陸旅客赴台大幅減少,衝擊島內旅遊業,不單業界叫苦,也影響台灣經濟,蔡英文當局就此承受不少壓力。不過,即使現况看不到轉機,島內台獨勢力卻有不少人暗中叫好。他們的邏輯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放民衆到大陸探親和陸續「三通」之前,兩岸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並無往來,卻無礙台灣發展,更創造了經濟奇蹟。台獨勢力認為大陸旅客不來,甚至是其他雙邊連繫中斷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起初需要調適和咬緊牙關撑過去,只要台灣重新建立起與其他國家和地方的連繫,減少倚賴大陸,屆時台灣將更「獨立」於大陸以外。


台灣切斷與大陸連繫的轉型,會否如台獨勢力的主觀願望,尚待事態發展。總之,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是那樣體待大陸與台灣關係的消長。事實上, 5.20以來,蔡英文統率民進黨政府處理兩岸關係,包括政治上與大陸對抗、經濟上與大陸疏遠、文化上與大陸脫鈎,漸趨明顯;在美國和日本幕後支持下,這條路線可以走多遠,還須視乎大陸如何對應。兩岸將會出現的「冷對抗」以什麼形態體現,尚待觀察;設若大陸就台灣現况採取的舉措,客觀上起着切斷連繫紐帶的效果,變得兩岸不相往來,會否使台灣更實質地割離,值得大陸當局思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