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袁運甫糞筐潛力高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8日 06:35
2015年03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每年春季拍賣會,上千萬甚至億元的拍品必成焦點,備受傳媒追捧。但很多時,最貴的未必是收藏家的目標。要在多個拍賣會、數十個拍賣專場、過萬件拍品中找到好拍品絕非容易,花多眼亂,走漏眼難免。「收藏版」 點選既有話題性,也具投資價值的拍品,例如蘇富比春拍首日晚場出現《長江萬里圖》原作者,推動中國繪畫藝術改革先鋒袁運甫,讓讀者對準焦點,輕輕鬆鬆覓得心頭好。


蘇富比、保利及嘉德三大拍賣行,從下個周末起相繼舉行春季拍賣會。最早是香港蘇富比,4月4日舉行第一場,當晚亦舉行「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有吳冠中、趙無極、常玉、關良等共約70件作品,當中難得集合了吳冠中六張畫作,全是1970至1990年代間創作,最貴一張是《紅梅》(1973年作,89.6 × 70cm),估價3500萬至4500萬港元。


與吳冠中創出「糞筐畫派」

若要數最有升值潛力的作品,很多收藏家也留意到,這次有一位很少在國際拍賣場出現的藝術家「露面」,他便是袁運甫。他既是吳冠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的同事,也可說是同門師兄弟,他師承杭州國立藝術院(現名中國美術學院)的林風眠、倪貽德、吳大羽、關良、黃賓虹、潘天壽等名師,1969年文化大革命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多年,其間(1972年)和吳冠中用糞筐背着材料寫生,創出「糞筐畫派」。


袁運甫的藝術多元化,青年時代開始即涉獵多方面藝術,橫跨油畫、水粉、彩墨等純藝術領域,也進入壁畫、壁氈、雕塑等公共藝術領域。他與吳冠中一併苦中作樂背起糞筐去作畫,以水粉的色彩來寫生,點綴過於單調平淡的生活環境。他曾說﹕「通過水粉畫的實踐,深入探究了現代中國色彩問題,逐漸總結了以印象主義科學方法,結合中國傳統、民間主觀色彩學的表現的一套創作方法。」


純藝術跨到公共藝術

袁運甫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學院院長,因畫作少上拍場,平均價格現徘徊在100萬港元之間,例如2011年作品《晨曦荷韻》,100 × 200cm,便以80萬人民幣成交。有資深收藏家預計其知名度、藝術價值及畫價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加上他已有82歲高齡,趁他畫價未暴升,收藏正是好時機。


「改革開放指標」

中大藝術系副教授周晉說:「袁運甫在我印象中,是推動中國繪畫藝術的先鋒,最大成就在於美術教育。他畫風獨特,可能因為有美術設計及裝飾藝術的底子,故粉彩繪別具一格。代表作是於北京飯店的大型壁畫《長江萬里圖》,後來成為改革開放的指標;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北牆,亦掛上袁運甫和兒子袁加合作之壁畫《長江萬里圖》。」


•《江南水鄉》

油畫木板,1981年作,100 × 200cm

曾於巴黎,法國藝術家協會「春季沙龍——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展出

拍品編號:1011(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

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

•《青島大教堂》

水粉紙本,1977年作,52 × 53cm,畫中包含簽名款式﹕77運甫(左下)

拍品編號﹕5011(現代亞洲藝術日場)

估價﹕50萬至80萬港元

袁運甫和吳冠中是長期寫生長征的老戰友,一起走過了大江南北,袁運甫的《青島大教堂》便創作於他倆同在青島寫生期間。吳冠中曾點評道﹕「他對形的掌握十分嚴謹,對色力求強烈而豐富,他的畫面充實,每次作畫如欲予讀者豐盛之宴。」


■Info

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季拍賣

「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

時間﹕4月4日下午6:30

「現代亞洲藝術日場」

時間﹕4月5日下午4:00

地點﹕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展覽廳五

查詢﹕2524 8121

圖:由拍賣行提供

文:簡一鋒

編輯:譚詠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