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以何名義參加 成黨派角力場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8日 06:35
2015年03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江明修表示,台灣是否加入亞投行、以什麼名義和方式加入,一方面是台灣本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黨派利益的考慮。現在台灣政府舉步維艱,面臨內外挑戰,馬英九政府或欲借亞投行外交,平息當前民意對政府的不滿。若做到「有尊嚴」地加入亞投行,或有利於提升馬政府目前低迷的民意,同時為了明年總統大選作佈局。但若加入亞投行最後被炒作成「朝貢」,或顯示出被打壓的姿態,對馬政府來說則將雪上加霜。


台學者﹕唱高調最穩當

江明修昨向本報表示,「亞投行的牌局相當複雜」,台灣大選前各種政治勢力在角力,大陸因素一直是台灣政治的分野,是各黨派選舉勝敗的關鍵因素。亞投行不是大陸當局統一的工具,但確是統戰工具。馬政府不僅會揣測民意,還會揣測反對黨能接受的底線在哪;同時要在中國、美國和日本之間博弈。最終以什麼名義加入亞投行,一定是以黨派的獲勝作為考慮,政治玩家會積極利用這個機會。因此,蕭萬長在博鰲如何與習近平商討台灣入亞投行,各方都不會太認真。


他說,目前的政治形勢,台灣「唱高調」是最穩當做法,未來很可能出現「高來高去」的情况;台灣高調宣示願意積極加入亞投行,但在入會名義上惹來「矮化」嫌疑,最終無法實現。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說,台灣無論以何名義加入亞投行,都不會出現「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現象,台灣不可能以主權國家的名義加入;但大陸也不會要求台灣以地方政府的名義加入。雙方會在協商後找到一個中間點,台灣在亞銀和APEC中的名稱就可作為參考。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