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碼頭工潮持續半個月,資方一直不願加薪逾兩成,表明難以承受職工盟所提增幅。兩外判商昨續與被指「無人罷工」的工聯會、勞聯談判,其中「永豐」代表說,兩工會提出加薪12%的建議較理性,又可考慮增幅以底薪作基準,不計算額外津貼數目,並會重新安排工時,工人毋須再每日工作24小時。職工盟回應稱有讓步空間,但期望與資方在談判桌上談。
碼頭工潮的勞資談判至為昨日3天,職工盟代表前日(11日)與資方會晤時,堅持加薪約23%,外判商「永豐」及「高寶」分別拋出方案,前者增加底薪5%、增發2%津貼金;後者底薪加7%、另增15元飯鐘錢至60元。昨日,工聯會及勞聯也被安排與資方續談,會議歷時約2小時。
據了解,會內永豐代表曾指可在今年先加薪5%、增發2%津貼金,並在明年再加薪5%,但未獲勞方同意。另外,根據現時各方拋出的建議,工聯會及勞聯的方案,加薪總額與資方說法較接近,估計也是資方認為「較理性」的因素之一(見表)。
外判商提加底薪5-7%
「永豐」負責人黃志德會後說,認為兩工會加薪12%的方案較理性,符合各行業及大眾需要,呼籲要求加薪23%的職工盟盡量「釋放空間」,又表示可考慮額外津貼的增幅,改為全數撥入底薪計算,認為「技術性的安排不難」。至於可否確實加薪12%,他說要再評估,暫未有具體答覆。
不過,工聯會昨日態度強硬,其海港運輸業總工會主席蘇柏燦自言,是他主動終止今次會議,因資方未能回應其訴求,強調不接受加薪7%,望外判商盡快提新方案。代表勞聯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職工總會會務顧問曾炳發則稱,互相有提出實際方案也算有進展,但會堅持工會訴求。
工聯會中止會議表不滿
另外,罷工工人所屬職工盟的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何偉航回應稱,永豐代表的說法有釋出誠意,勞方會有讓步空間,但希望對方可在談判桌上直接表達方案,而非隔空對話甚至「以訛傳訛」。若屆時外判商提出加薪12%,可再與工友商討「讓多少數字」,現時亦未有將行動升級的細節,但重申其他工會即使達成任何協議,也不代表罷工工人意願。
罷工工人:其他工會非代表
罷工基金至今累積籌得470萬元,並在昨日向418名罷工工友派發第四輪津貼,每人有1500元,教協昨晚也捐出3萬元支持。今日暫未安排下一場勞資調解會。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