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非創作主導的年代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08日 20:24
2010年06月08日 20:24
詳情#
【明報專訊】看娛樂事業什麼人來掌權,便知興衰。 最風光的年代,都是創作人的年代,這是無可置疑的。 以電視圈為例,大家記得起麗的麥當雄年代及無?釆B天賜做製作總監的時代,他們掌管的,只是製作,但以創作管製作,做出了驕人成績,也為這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天無?迅虴@被批評,多次被指涉抄襲,與電視台投放資源在創作上有很大關係。 非創作人掌舵,未必?重原創,只看成本效益,不會投放資源在研創新節目之上,短期當然不會有問題,但長期發展肯定受損。 不只電視行業如此,電影何嘗不是?最風光的年代,電影公司話事人,個個都是有腦之人,今天那些電影集團的主管,有幾多個對電影創作有認識? 任何創意工業都很難有一盤穩穩陣陣的帳目,投資賺錢機會愈大風險愈大,傻瓜都知,但如今很多電影公司要計到賺硬才開戲,就是完全不理解創意工業。 這也難怪,因為這些高層多是市場出身,並非創作人,他們眼中只有一些已出現過的數字,欠缺的是對創意有遠見的目光。 流行樂壇也好不了多少,早已是市場主導,即市場要什麼便供應什麼,根本不會開創潮流。 因為唱片公司管理層都是搞市場的,不似以前由音樂創作人話事。曾有段時間歌曲好不好也不重要,賣包裝就算,創作被貶至最低,終於承受惡果。 整個娛樂工業都忽略創作,無論製作怎樣好,包裝如何精美,背後都是廉價創作,怎會不走下坡。 郭繾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