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前契約 鎖定身後開支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2日 06:35
2012年11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很多人會透過財務策劃安排自己的退休計劃、終身醫療保障,甚至遺產承繼,但少有人會為自己人生的最後一件事作出策劃。事實上,若長者不避忌生死話題,不妨考慮預先確定身後事安排,這不僅有助於真正落實自己的心意,還可通過鎖定殯葬費用,簡省開支。這種提前規劃身後事的服務稱為「生前契約」,海外已風行多時,本港也在數年前引入。


本港的「生前契約」可大致分為兩類﹕早前部分私人龕場提供的服務是,預先分期付款購買墓位及骨灰位;及至後來,針對殯葬喪禮的生前契約也開始出現。


私營靈灰龕 可分期預繳

食環署資料顯示,供輪候分配及抽籤配售的公營靈灰龕價格在2800元至4000元不等,且無論新、舊龕位,皆供不應求,輪候期以年計,以至私營靈灰龕的價格被炒至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據了解,私營靈灰龕的分期預繳服務,一般要求買方3至5年內繳清全款,假設一個龕位售價5萬元,每月供款額為800至1400元不等,且有些龕場針對分期付款還會收取行政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本港私營骨灰龕發牌制度尚未落實,有私營龕位涉非法佔用土地或違規用途,故市民購買私營龕位前,須向經營者查問其土地契約是否合規。不僅如此,市民還應向經營者核實其購買的龕位是否位於已獲認可的部分,而非僭建或超越地契範圍部分,並要求賣家在合約內註明。同時,市民還要了解清楚,一旦龕場倒閉或被取締,經營者會如何處理已存放的骨灰,會否及如何向受影響的消費者作出賠償等。


殯葬費同樣可鎖定

除私人靈灰龕售價「高處不勝寒」之外,其實殯葬費用亦價格不菲,目前市場均價約3、4萬元。且受通脹影響,殯葬費用在2007至2011年5年間,累計上升了40%,即平均每年大約加價7.2%,未來恐會繼續此趨勢。


通過簽訂生前契約,選定服務內容的價格就被鎖定於簽約之時,不論多少年後啟用,逝者的家人都不用再繳納任何額外費用。提供生前契約服務的仁智國際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徐秉辰告訴記者,65歲以上長者皆可通過簽約鎖定價格,且繳付款項的七成至八成將被置於獨立信託基金中,與公司營運資金完全分開,從而不必承擔該公司遇到債務、破產、控制權轉移等帶來損失的風險。


徐秉辰續稱,在簽約之前,工作人員會將全部流程(包括儀式現場考察)展示給當事人,令其本人的意願最大程度的實現。


此外,在選擇生前契約服務時,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是否明碼實價,及是否有附加服務需要另外收費;

第二,注意合約冷靜期的規定,例如仁智的契約在購買14天內可改變主意並獲全數退款;

第三,契約應訂明總價金額,並記載不能以日後貨幣生貶值、通脹、資金運用損失等理由要求買方額外支付;

第四,明確日後若要調整契約內容,有何作法及收費。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