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態度軟化,但堅持撤科要先交由開展國教科委員會討論,不過,有委員表示政府可直接撤科解決爭議。有學者分析,政府昨日為保建制派立法會選舉選情而釋出善意,以免1991年親中派受六四事件影響而在立法會直選中大敗事件重演;亦不排除此舉只是政府「緩兵之計」,視選舉結果和周二大專罷課人數,日後再決定是否撤科或強推。
堅持交委會討論是下台階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估計,政府原以為反國教科行動在9月3日開學後會結束,但最終運動演變成全民運動,逼中央要求特首梁振英留港處理。加上建制派擔心事件會成為「六四事件翻版」,影響立會選舉戰果,令政府在撤科上態度軟化。
至於為何政府堅持要經委員會討論撤科,蔡子強認為這可能是政府的下台階,避免在事件中全盤皆輸影響日後施政,也可能是個別公務員堅持按程序辦事,以向建制派為主的委員會成員交代。但他同時指出,根據梁振英處理自己僭建和發展局長陳茂波的經驗,梁經常以「拖字訣」處理問題,擔心梁今次故技重施,預料明日立會選舉結果,以及周二罷課人數,會影響政府取態。
委員:政府可直接撤科
派員加入開展國教科委員會的中學校長會,主席阮邦耀直言,為盡快解決社會爭議,政府可繞過委員會直接宣布撤科,相信日後委員會仍會有其他跟進工作要處理,但程序上應先交委員會討論,否則「道理上講不通」。
陳惜姿拒入會 恐為撤科設關卡
雖然政府的立場已「接近」撤科,只是在落實撤科的時間上要交委員會討論,再拖數天才公布,不過關注組對政府的「善意」仍十分有保留,拒絕積極響應。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表示,感受到林鄭立場轉變及誠意,但大聯盟仍然堅拒加入委員會才談撤科,因委員會內成員背景和取態不一,加入後若要關注組花時間游說,只會為撤科再加關卡,浪費時間。她個人認為,若以胡紅玉為中間人,讓大聯盟與特首梁振英在沒有前設之下直接對話,做法較可取。
明報記者
堅持交委會討論是下台階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估計,政府原以為反國教科行動在9月3日開學後會結束,但最終運動演變成全民運動,逼中央要求特首梁振英留港處理。加上建制派擔心事件會成為「六四事件翻版」,影響立會選舉戰果,令政府在撤科上態度軟化。
至於為何政府堅持要經委員會討論撤科,蔡子強認為這可能是政府的下台階,避免在事件中全盤皆輸影響日後施政,也可能是個別公務員堅持按程序辦事,以向建制派為主的委員會成員交代。但他同時指出,根據梁振英處理自己僭建和發展局長陳茂波的經驗,梁經常以「拖字訣」處理問題,擔心梁今次故技重施,預料明日立會選舉結果,以及周二罷課人數,會影響政府取態。
委員:政府可直接撤科
派員加入開展國教科委員會的中學校長會,主席阮邦耀直言,為盡快解決社會爭議,政府可繞過委員會直接宣布撤科,相信日後委員會仍會有其他跟進工作要處理,但程序上應先交委員會討論,否則「道理上講不通」。
陳惜姿拒入會 恐為撤科設關卡
雖然政府的立場已「接近」撤科,只是在落實撤科的時間上要交委員會討論,再拖數天才公布,不過關注組對政府的「善意」仍十分有保留,拒絕積極響應。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表示,感受到林鄭立場轉變及誠意,但大聯盟仍然堅拒加入委員會才談撤科,因委員會內成員背景和取態不一,加入後若要關注組花時間游說,只會為撤科再加關卡,浪費時間。她個人認為,若以胡紅玉為中間人,讓大聯盟與特首梁振英在沒有前設之下直接對話,做法較可取。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