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早年喪夫且患有血癌的寡婦,一手帶大兩名兒女,女兒去年升讀副學士,但寡婦擔心癌病有變,需支付高昂醫藥費,遂在為女兒申請專上學生資助時,隱瞞有45萬元存款,以騙取5萬多元學津。她昨承認一項欺詐罪,但獲裁判官體恤先索取報告,押後至下月29日宣判。
骨瘦如柴的被告陳麗珍(49歲),昨身穿淺灰色襯衫、深藍色牛仔出庭,顯出一臉病容。案情指被告去年5月為女兒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時,瞞報3個銀行戶口共逾45.2萬元銀行存款,最後獲學生資助辦事處批出5.29萬元學費津貼。社工進行個案訪問時,發現被告無如實申報資產,故轉交警方跟進。
憂癌病有變 無報45萬存款
辯方求情指出,被告早年喪夫,未幾又患上血癌,但她拒絕申請綜援,含辛茹苦養大兩名兒女,最近女兒升讀副學士,當時被告病情穩定,但她擔心病情隨時有變,為了未雨綢繆及獲更多資助始瞞報資產。被告聞言當庭淚如雨下。
主任裁判官練錦鴻指出,控罪嚴重可判監禁,但聽畢辯方求情之後,決定先索取被告感化報告及社會服務令報告,押後再判。
新藥動輒每月3萬元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指出,經常有病人未能負擔高昂藥費,故聽聞被告情况後深表同情。梁說,一般而言政府均會資助血癌治療費,然而療效較佳、副作用較小的新藥,絕大部分均為自費藥物,每月藥費動輒3萬至6萬元,甚至有針劑貴達50萬元一支。他坦言,「即使她(被告)能留下40萬元亦未必夠!」梁憲孫希望政府能夠為病人增加撥款,或社會以慈善項目為有需要病人提供支援。
【案件編號﹕KTCC4785/12】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