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慧雅跟友人談到目前環球經濟的困境,提到央行的決心是重要變數之一。理論上,環球央行同心協力解決問題,是最理性的做法。但理解是一回事,要將之付諸實行,又是另一回事。
企業不願也無力再投資
毋疑,從悲觀的角度看,萬事俱休。但慧雅認為我們還未到完全絕望的時候,始終央行們仍掌握貨幣的供應權,而人民對貨幣的信心仍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現時歐洲和環球經濟的問題亦是牽連太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人會盡力防止環球經濟全面崩潰這最壞可能性的出現。不過,事實似乎亦都是,現時各國所做的,只是把問題拖延,惟盼問題不在短期爆煲,又或不是在自己境內和自己任內爆煲。
以慧雅之見,再把利率推低和再把流動資金增加的效用已是有限,蓋即使利率是零,企業也未必願意投資,正所謂不做不錯,而且現時銀行貸款有多可靠,是難以定斷。基本上,銀行制度本身就是一高槓桿系統,在過去幾年,銀行是明白到這制度不是沒有崩潰的風險,相信要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銀行貸款才可能恢復,或甚至永遠也不會恢復過來。從這角度看,環球經濟的困境,可能是在於企業既不願也無力再投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企業不願也無力再投資
毋疑,從悲觀的角度看,萬事俱休。但慧雅認為我們還未到完全絕望的時候,始終央行們仍掌握貨幣的供應權,而人民對貨幣的信心仍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現時歐洲和環球經濟的問題亦是牽連太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人會盡力防止環球經濟全面崩潰這最壞可能性的出現。不過,事實似乎亦都是,現時各國所做的,只是把問題拖延,惟盼問題不在短期爆煲,又或不是在自己境內和自己任內爆煲。
以慧雅之見,再把利率推低和再把流動資金增加的效用已是有限,蓋即使利率是零,企業也未必願意投資,正所謂不做不錯,而且現時銀行貸款有多可靠,是難以定斷。基本上,銀行制度本身就是一高槓桿系統,在過去幾年,銀行是明白到這制度不是沒有崩潰的風險,相信要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銀行貸款才可能恢復,或甚至永遠也不會恢復過來。從這角度看,環球經濟的困境,可能是在於企業既不願也無力再投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