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膠粒事件發生至今逾半個月,貨主中石化昨回應,指負責運送膠粒的中海集運至今仍未提交報告,故未能確定載着膠粒的貨櫃墜海地點,難確定責任誰屬,但當司法機構釐清法律責任後,中石化會全力配合,決不推諉,現先墊支1000萬港元作打撈和清理膠粒的費用,必要時可追加款項。
對於有本地漁民生計受影響,中石化表示同情,但認為未確定責任前,無法談論賠償,當務之急是解決事件。漁護署昨在蒲台和大嶼山長沙灣養魚區抽取了11個活魚樣本,於其中一條星鱸胃部發現0.27克膠粒;食安中心昨檢驗了40條海魚,沒有檢驗出膠粒。
中石化昨於記者會上披露,負責託運的中海集運最快今、明兩日會派員來港;而中石化已撥款港幣1000萬元,用於該公司在港配合參與清理行動,包括支持香港環團打撈仍未尋回的一個貨櫃、購置清理設施和工具,及聘請清理人員等。
中海集運未交報告
中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明表示,中石化委託中海集運運送的膠粒,由海南洋浦港出發。受強颱風韋森特影響,中海集運使用的「永信捷1輪」運載膠粒於7月23日墜海,中石化於兩日後接獲通知,已即時要求中海集運打撈墜海貨櫃,事後亦要求中海集運提交報告,但至今仍未收到報告。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表示,事件由颱風引起,中石化是自然災害的受害人之一,應由司法及行政部門調查責任問題,中石化會積極配合,但不管責任誰屬,中石化也會主動參與打撈,承擔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絕不推諉。
環境局長黃錦星和保安局長黎棟國昨午3時許到南丫島石排灣視察清理膠粒進展。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已加派人手到綠海龜產卵地南丫島深灣及江豚出沒海域清理,避免影響自然生態,認為目前生態環境已受控制。黎棟國表示,平日會發動休班紀律部隊義工協助。政府昨表示於海上及陸上清理840公斤膠粒,逾半來自南丫島東澳灣及螺洲。
特首﹕追究責任
特首梁振英強調會追究責任,同時要盡快清理,以及研究如何協助養魚區;黃錦星表示,不會將膠粒送往堆填區,目前會送到一個地方儲存,待海事處和律政司與貨主釐清責任後,再決定如何處理。海事處表示,該批膠粒及貨櫃殘骸已被運到葵涌政府爛船處理中心暫存。中石化表示,膠粒清洗後仍有回收價值,中石化是否會領回該批膠粒,要由港府安排。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