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檢討組合持之以恆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03日 06:35
2012年08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於過去兩星期,筆者介紹了「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半自由行」)的運作模式以及篩選強積金供應商的流程,本星期則希望與成員討論應該於什麼時候,特別是在那些情况下,成員應考慮或需要進行檢討,從而配合個人的風險承受水平以優化投資組合的表現。


其實,無論「半自由行」推行與否及何時推行,成員都應定期檢視自己的強積金投資。「半自由行」實施後,成員在檢討投資組合時,可以同時檢視供應商是否仍然合適,是否需要利用每年一次的機會,將現職僱員強制性供款轉移至其他供應商。


檢視積金供應商 考慮轉移供款

供應商的檢視範疇應該要廣泛,尤其需要留意他們的服務有否與時並進,例如基金類別及選擇有否增加,服務水平及範疇有否提升,以及收費水平有否調整等,從而決定是否繼續採用現時的供應商。特別是當成員認為風險承受水平出現改變,但若現有供應商缺乏適合的基金選擇群組,便應該考慮轉換供應商。除此以外,「半自由行」實施後,收費調整亦可能成為各供應商的競爭手段,成員也可以多作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強積金計劃每年0.03%的補償基金徵費將於本年9月1日或之後的財政年度起暫停。因此,成員可以倍加留意現行的供應商會否在因此而降低未來的基金開支比率,回饋成員。這也可以看作成是反映供應商企業責任的一個重要指標。


隨着今年6月起,強積金最高強制性供款有關入息水平的上限已提高,強積金累算結餘亦相應增加,成員有更大誘因去積極檢討強積金投資組合。筆者給成員的建議,便是最少每年一次檢討強積金投資組合,時間方面成員可以自行決定,例如生日前後可以是一個選擇,因風險承受水平一般與年齡(即投資年期)掛鈎。另一個更有效率的方式,便是當供應商根據法例規定,每年一次向成員郵寄權益報表時進行檢討。在這個時候進行檢討的好處,便是權益報表內清楚列明帳戶結餘、回報、投資組合分佈以及基金表現等資料,成員毋須為投資組合的資料四處張羅。當然,假如檢討後成員希望比較不同的供應商才作出決定,可使用積金局或其他中立機構提供的資訊平台,獲取一站式的強積金信息。


檢討並不代表需要變動

簡單來說,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是檢討退休投資組合的合適時機。例如當成員成家立室、生兒育女、升職加薪或將近榮休,風險承受水平都會有所改變,都有需要檢討投資組合。


成員要謹記的是,檢討並不代表一定要進行變動,進行檢討後若認為現時的投資組合部署合適,便應該一動不如一靜。


韜睿惠悅MPFeXPRESS.com 曹偉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