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白表政策會炒高樓價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02日 06:35
2012年08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將推出政策,容許每年5000個白表名額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對合資格市民而言,到底是選二手居屋好,或是私樓好?


蘇偉民認為,這要看置業目的。倘只考慮自住,考慮到交通方便程度,市區居屋如黃大仙居屋,當然勝於樓價相若的郊區私樓。然而,若從將來升值能力作考慮,選私樓或更好。


另外,行政長官梁振英揚言會大量增加居屋以迎合住屋需要,蘇氏說,市民有實際住屋需要而選擇等新建居屋是愚蠢的行為,一來動輒要得六七年才可上樓,二來等到居屋入伙時,申請人可能因加薪等原因而不再合資格,原本的置業計劃便被打亂。


富人霸公屋 政府不敢面對

新白表政策表面上令不少上車人士受惠,蘇卻擔憂政策炒高居屋樓價,有人取得優惠時,也有人要捱貴樓:「好多時候好心做壞事,通往地獄之路係由善良嘅意願造成」。他又指出,政府也應考慮富戶霸佔公屋資源的問題,「好像在不少屋邨,可發現泊了不少名貴房車如平治、寶馬等,反映富戶問題嚴重。有富戶寧願丟空間屋,又或者執靚間公屋嚟住,外面卻有幾層樓收租」。不過,他也承認問題不容易解決,因政府怕被說成擾民,一些部門甚至不敢面對。


「港人」難定義 「港地」難實行

對於特首早前提出「港人港地」,蘇表示實行上有困難,難以為「港人」下定義,現時專才、優才,在港成立公司買樓房也可,不能單以姓名拼音或常用語言釐定其是否港人。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近期建議由該局在市區興建單幢公屋,蘇偉民就認為,「如果將市區咁辛苦拎番塊地用嚟起公屋,市建局蝕到阿媽都唔認得,當收購舊樓每呎要投放7000元,而公屋非出售,即市建局每呎就要蝕7000元,可以蝕得幾多?」

商業太集中 市區樓價添壓力

他又指出,香港樓價高企,原因之一是市民「被迫」集中住在市區。「香港商業發展集中在維港兩岸市區,商業機構死守中環,就業機會過於集中。可是,多年來也沒無開荒牛將商業活動分散他區,所以以前有人提議將政府總部搬至啟德、河套,基於『朝聖』關係,附近商業發展必定加快,便可令居住人口分散,減輕市區的樓價壓力;現時政府總部建於添馬艦只是方便商界,其實某些back office(後勤部門),理論上可以搬至郊區運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