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律師﹕訴訟無門 唯有抗爭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9日 06:35
2012年07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從廈門PX項目,到四川什邡鉬銅項目,再到啟東的排污工程,隨着近年中國環境污染問題加劇,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環保維權」的行動也逐漸增多。有內地專家分析,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規劃決策不透明——項目在未經充分諮詢下上馬——公眾集體激烈抗議——項目最終取消。事件即使以「民意的勝利」告終,政府公信力已受到損害,一方面相當於與企業撕毁合同,另一方面在處理過程中也容易激發與民眾的矛盾。


規劃不透明引發惡性循環

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副研究員姜勝波指出,一些政府官員存有僥倖心理,以為社會不同意見很容易克服,甚至認為百姓不會覺察,或者即使察覺也不會反對,令地方政府屢屢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


財新網引述北京中諮律師事務所夏軍律師認為,民眾是因為幾乎無法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環保維權問題,也缺乏維權性質的NGO在公眾與政府之間做溝通紐帶,只能「遇項目反項目」,而先前的一些群體性事件也強化了公眾「只有透過集體抗議才有效果」的認知。他建議政府使公眾有序、有組織地參與項目前期的規劃決策中,加強公眾的程序意識,「使老百姓不過於相信『散步』的魔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