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正火熱朝天,不少「書蟲」到此尋找心頭好。「書蟲」與英文的「bookworm」一樣,寓意指整日埋頭書本之人,雖有些貶人「死讀書」的意思,但終究也算是愛書、惜書之人。
不過暑假來臨,上海的書店裏卻出現了不一樣的「書蟲」,真真切切地「蛀書」。有些不愛惜圖書的孩子,見到喜歡的贈品或是插畫,便直接撕去,幾分鐘就可以毁掉一本書。面對這種劣行,部分家長竟還以「弄壞了幾本書又怎樣」的話來護短。本地媒體報道,七八月雖是售書旺季,但也是少兒圖書損耗率最高的時期,有的書店一個月就損失十幾萬元人民幣。
小孩撕插畫 父母不覺錯
子不教,父之過,但前提必須是:父母本身道德高尚。有些家長對孩子破壞圖書的行為,絲毫沒有羞恥感,反而表現得振振有詞。這也難怪,這些家長多應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他們的成長期恰逢文化大革命之後,社會大變革年代。從「一顆紅心向着黨」,到「一切向錢看」,被顛覆的不僅僅是所有人的生活,還有一部分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精神的空洞變成人性的黑洞,一些人的禮義廉恥信被天翻地覆的現實拋下,試問這樣的家長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嗎?
功利教育 忽略道德
教不嚴,師之惰。誠然,校方溺愛孩子的可能性比較小,且老師理應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及教學方式的培訓。但是「素質教育」喊了十多年,可高考的大棒仍高懸頭,考核學生時,成績的權重遠高於道德。就算有政治思想品德一類課程,但終究逃不過以「愛黨愛國愛人民」為核心的培訓,卻容易忽略尊重他人、愛護公物、遵守規章的細節。一邊是功利的教育模式,一邊是空洞的精神教導,孩子們能學到什麼呢?
誰來教?教什麼?怎樣教?這三個問題困擾着中國的教育界,也困擾著所有關心中國未來的人。孩子們是中國的未來,誰能保證,今日這些隨意毁壞公物且安然自得的「書蟲」,踏上社會後不會成為侵蝕公器的蛀蟲?
高健
不過暑假來臨,上海的書店裏卻出現了不一樣的「書蟲」,真真切切地「蛀書」。有些不愛惜圖書的孩子,見到喜歡的贈品或是插畫,便直接撕去,幾分鐘就可以毁掉一本書。面對這種劣行,部分家長竟還以「弄壞了幾本書又怎樣」的話來護短。本地媒體報道,七八月雖是售書旺季,但也是少兒圖書損耗率最高的時期,有的書店一個月就損失十幾萬元人民幣。
小孩撕插畫 父母不覺錯
子不教,父之過,但前提必須是:父母本身道德高尚。有些家長對孩子破壞圖書的行為,絲毫沒有羞恥感,反而表現得振振有詞。這也難怪,這些家長多應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他們的成長期恰逢文化大革命之後,社會大變革年代。從「一顆紅心向着黨」,到「一切向錢看」,被顛覆的不僅僅是所有人的生活,還有一部分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精神的空洞變成人性的黑洞,一些人的禮義廉恥信被天翻地覆的現實拋下,試問這樣的家長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嗎?
功利教育 忽略道德
教不嚴,師之惰。誠然,校方溺愛孩子的可能性比較小,且老師理應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及教學方式的培訓。但是「素質教育」喊了十多年,可高考的大棒仍高懸頭,考核學生時,成績的權重遠高於道德。就算有政治思想品德一類課程,但終究逃不過以「愛黨愛國愛人民」為核心的培訓,卻容易忽略尊重他人、愛護公物、遵守規章的細節。一邊是功利的教育模式,一邊是空洞的精神教導,孩子們能學到什麼呢?
誰來教?教什麼?怎樣教?這三個問題困擾着中國的教育界,也困擾著所有關心中國未來的人。孩子們是中國的未來,誰能保證,今日這些隨意毁壞公物且安然自得的「書蟲」,踏上社會後不會成為侵蝕公器的蛀蟲?
高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