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平﹕倘跟隨禁令 無新聞可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2日 06:35
2012年07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內地新聞管制長期存在,但有心的內地傳媒常常「戴着鐐銬跳舞」,以各種對策應付上級命令。因言論敏感而被解除職務的南方報業集團前研究員長平說,如果嚴格按照禁令,幾乎沒有任何新聞可做,媒體人為了生存和理想,遲早會有突破。


「審讀制度一直有,只是時鬆時緊,最寬鬆的時候形同虛設;特殊情况下,比如十八大前,可能重新強調並收緊。」長平以電郵回應本報查詢時說, 如果嚴格按照禁令,幾乎沒有任何新聞可以採訪,沒有任何有意義的評論可以發表,「有些禁令範圍很大,比如說什麼精神,任何領導不高興的事,都是違背了這些精神。但是,禁令從來就沒有被嚴格執行過,因為執行了就不存在新聞這個行業了」。


為理想「媒體人遲早會突破」

「我相信這些禁令也不過是一時間的青面獠牙,媒體人為了生存和理想,遲早會突破。」長平說,南方報業經過多次受壓,「有能力有理想的人,要麼被出局,要麼不出聲,抗壓能力早已經弱化」。但他稱,說出真相的需求、勇氣和智慧已經普遍化,「即便《南方》不說,別的媒體渠道也有可能發聲」。


內地傳媒的的「擦邊球」招數有不少,例如對「不准派記者採訪」的新聞,傳媒會派出名義上「休假」的記者前往,風頭過後始刊登專題報道。另一種便是對於深夜發生的突發新聞,盡速趕在禁令來不及下達之前刊出。此外,將被處分的員工調往另一職務,或是換一個筆名從事同類型工作,也可應付上級處罰。


學者﹕今年主題「絕對服從」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對本報表示,今年內地媒體的主題就是絕對服從國家政治,除了中共十八大之外,還包括已經上升為國際政治事件的薄熙來事件和陳光誠事件。他表示,希望這些收緊的措施都只是暫時的,現時懲罰媒體人的措施已經相對減輕,例如上海《東方早報》社長換人後,原社長並沒有更嚴厲的懲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