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山西發現6200年「女媧」遺骨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1日 06:35
2012年06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山西吉縣人祖廟「媧皇宮」遺蹟發現的明代木盒中存有成人頭骨,經碳十四測定有6200年歷史,加上明代當地人的墨書記載,有所謂「皇帝遺骨」之說,有內地專家研判,它可能是傳說中史前「女媧」的遺骨,但亦有學者表示保留。


山西省「人祖廟遺蹟」考古結果最近公開,23位專家認為,人祖廟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祭祀女媧的考古遺蹟。他們指出,在母系社會中,女媧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號,同時也成為氏族首領的名字,不會只有一位女媧,而是會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媧產生。


有學者對「女媧」論存保留

今次的「女媧頭骨」早於1984年發現,包以黃綾,盛於木函。「木函」墨書寫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燒了金山寺,皇帝遺骨流在此。」但因當年發掘條件有限,地方官員沒深入研究,僅將它放還原處。去年起,考古學者對人祖廟一帶重新研究,掘出人頭骨,以及動物祭品骨頭(檢測後證實有2000年歷史),分析後得出今次結論。他們認為木函提及的「皇帝遺⻣」,可能是指某代或最後一代女媧,相信它就是明朝人認為的「媧皇」遺骨。


但北大考古學教授劉緒卻有保留。他向《東方早報》說﹕「在中國,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骨很多,未必都與三皇時代聯繫起來。所謂三皇五帝目前看來還都只是傳說,都很『玄』。所以,你問這是否女媧的骨骸,這我可不敢說。」


東方早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