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九龍醫院去年11月一名患喉癌73歲男子,疑遭紗布「封喉」致死,事故調查委員會報告批評涉事醫生護士缺乏分辨永久氣管造口及臨時氣管造口,兩者在護理上有所不同。九龍中醫院聯網管理層已對部分員工採取紀律處分,包括警告及訓示。但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張文光批評懲處太輕,難令公眾信服。
張文光:懲處太輕難信服
張文光認為人命攸關,若只警告和訓示涉事醫護,是懲處太輕。他指確有很多原因與壓力令工作人員犯錯,但亦應考慮死者親人感受,以及市民期望。若每次懲處都不能反映以上因素,醫管局這種申訴機制便會崩潰,因為市民不再相信醫管局是公正。
九龍醫院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九龍中醫院聯網人力資源部已按既定人事程序跟進個案,早前已約見病人家屬,詳細交代人事程序跟進的調查結果及其他跟進事宜,再次向家屬致歉及深切慰問,並會繼續提供協助。
專家指若喉癌病人連聲帶也一併割除,醫護不能用膠紙將紗布「封死」永久氣管造口,因會妨礙病人呼吸,只可用一塊方巾掛在喉頸位遮蓋灰塵。
張文光:懲處太輕難信服
張文光認為人命攸關,若只警告和訓示涉事醫護,是懲處太輕。他指確有很多原因與壓力令工作人員犯錯,但亦應考慮死者親人感受,以及市民期望。若每次懲處都不能反映以上因素,醫管局這種申訴機制便會崩潰,因為市民不再相信醫管局是公正。
九龍醫院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九龍中醫院聯網人力資源部已按既定人事程序跟進個案,早前已約見病人家屬,詳細交代人事程序跟進的調查結果及其他跟進事宜,再次向家屬致歉及深切慰問,並會繼續提供協助。
專家指若喉癌病人連聲帶也一併割除,醫護不能用膠紙將紗布「封死」永久氣管造口,因會妨礙病人呼吸,只可用一塊方巾掛在喉頸位遮蓋灰塵。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