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農村媽媽種田賒糧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4日 14:35
2012年05月14日 14: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百多年前的香港是一個淳樸的小漁港,原住民沒有豐饒的生活,每日只是過着簡樸勤儉的務農生涯。來自大坑口村的83歲梁太,憶起昔日為養育10名子女,兩夫婦種田養豬也不夠維持生計,要到當時九龍城的商店賒糧。但談到現時10名兒女每個也學有所成,她隨即展現一個滿足的笑容。昨晚她一家三代更聚首一堂,出外用膳慶祝母親節。


梁溫來娣未讀過書,長大後盲婚啞嫁,20多年間生了3個兒子、7個女兒,差不多每隔兩年便生一個。養育10名子女,在現今香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對當時的梁太而言亦十分困難。沒有讀過書的她深知學識重要,即使生活艱苦,仍決心要讓子女讀大學。


子女聽話 照顧弟妹做家務

問到養育10名子女的秘訣,梁太坦言:「嗰時都係一級級咁湊,大個的哥哥姊姊就湊細個的細佬妹,多幾個人反而可以幫手做嘢。」10名子女在農村長大,小學時就幫忙做家務——不是在家執拾一下這麼簡單,而是上山挑柴,替爐頭生火那種體力勞動。


大坑口村是香港的老村之一,不少原居民已繁衍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坑口鄉事委員會聯同西貢區本土文化保育工作委員會,以及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於上星期四起一連4日,在東港城展出50多件香港原居民村落生活用品,包括圍頭、鶴佬水佬及客家三大族群,並邀請出身農村的香港原居民媽媽,分享昔日養育子女成材的故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