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辦人夏松芳:是為福田求存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2日 21:35
2012年05月1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歷43年風雨艱辛,本港老牌紡織廠福田實業(0420)也因難敵出口疲弱負債高企,要賣盤予央企。昨天年逾70歲的福田實業創辦人夏松芳罕見露面會見媒體,其間他感嘆自己之所以願意分文不收拱手相讓控股權,都是為了替福田爭取生存空間。


今年4月,福田實業宣布擬向央企中國中紡配發約4.1億股新股,由此中紡將持股34%並成為第一大股東,福田創辦人夏松芳及其家族成員的持股量攤薄至28.56%。


高負債難抓復蘇機會

談及將一手湊大的福田轉讓他人,夏松芳說其實股權多少反映了一個人對社會責任、對錢財多少的理解,「我43年前創辦福田時,開辦費是15萬,我不想大家太執著於股權。理性去看,一個人一生在社會上付出了多少,很重要……我現在1毫子都不收,放棄控股權是因為社會變化太快,從整體考慮,福田的生存空間與未來發展才是最重要。」


夏松芳家族成員之一、福田實業執行董事嚴震銘指出,過去兩年棉花價格大幅波動令福田經營處於被動狀態,出口艱難的同時福田努力轉型內銷,但業務發展需要大量資金,由於業績不理想,公司債務比率攀升至1.4倍,福田需達到約1倍負債比率才能抓住未來行業復蘇機會。


聯姻中紡 共享銷售網絡

通過聯姻中紡,福田將可以獲得穩定的貨源補充,中紡亦會與福田分享其在內地、歐洲及日本的銷售網絡,並助福田拓寬國內外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入主福田將助中紡填補印染環節空白,進一步邁向集團全產業鏈目標。


福田新任控股股東、中紡集團董事長趙博雅昨天出席發布會時表示,集團過往曾多次嘗試進入印染行業,但結果都不太成功,此次考慮到福田印染行業的領導地位,未來兩者將優勢互補在上下游進行垂直整合。至於會否繼續增持福田,趙博雅則稱不是只有取得絕對控制權才是合理發展,中紡不希望一股獨大。


「帽后」:港廠商內外交困

對於福田賣盤,同為本港紡織界傳奇的「帽后」顏寶鈴稱感到很可惜,她說現在香港廠商內外交困,猶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僅歐美市場需求不濟,還要面對人工成本飛漲、請不到工人的問題。廠商資金鏈趨緊的同時,國企收歸民企(見表)步伐則明顯加快,對此內地學者易憲容認為,目前央企並購民企大多採用市場化定價,沒有任何行政手段,所以不會出現市場化倒退或壟斷局面,且通過重組國企走出去、港企走進來,對行業和經濟都是一件好事。


明報記者 李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