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瑞銀中國香港地產研究部主管李智穎昨天表示,預計今年內地樓價按年下跌5%至15%,整體合約銷售額下跌約10%。
其中,樓價水平相對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大幅劈價空間有限。
相比之下,投資需求達50%的一線城市,樓價下跌會較大。
李智穎預計,今年一線城市樓價按年下跌10%至15%,二至四線城市樓價下跌5%至10%。
對於劈價潮的可能性,李智穎指出,每平方米售價約5000元人民幣計的普通住宅,其建築費、地價及其他成本約為4000多元,因此開發商再減價的空間有限,預計僅會通過贈送面積等手段進行促銷。
住宅供應 料第3季見頂
今年首兩月,內地新開工住宅項目量按年持平,但李智穎認為,開發商拖慢建築工程的做法要到今年年底才見效,預計供應有機會在第三季初見頂。
李智穎還指出,本周內房股股價隨大市下跌,消化部分年初以來的升幅,同時由於行業淘汰效應顯現,上市內房股整體市佔率由去年的13%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8%,因而認為目前個別內房股已具投資價值,投資者應觀察哪間上市公司能在更困難的環境下保住售價。
其中,樓價水平相對較低的二、三線城市,大幅劈價空間有限。
相比之下,投資需求達50%的一線城市,樓價下跌會較大。
李智穎預計,今年一線城市樓價按年下跌10%至15%,二至四線城市樓價下跌5%至10%。
對於劈價潮的可能性,李智穎指出,每平方米售價約5000元人民幣計的普通住宅,其建築費、地價及其他成本約為4000多元,因此開發商再減價的空間有限,預計僅會通過贈送面積等手段進行促銷。
住宅供應 料第3季見頂
今年首兩月,內地新開工住宅項目量按年持平,但李智穎認為,開發商拖慢建築工程的做法要到今年年底才見效,預計供應有機會在第三季初見頂。
李智穎還指出,本周內房股股價隨大市下跌,消化部分年初以來的升幅,同時由於行業淘汰效應顯現,上市內房股整體市佔率由去年的13%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8%,因而認為目前個別內房股已具投資價值,投資者應觀察哪間上市公司能在更困難的環境下保住售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