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成藥事故一單接一單。繼衛生署早前下令全面回收香港製藥廠共35種中成藥膠囊後,署方昨宣布,一款由內地進口的「虎丘牌」牛黃消炎丸(註冊編號:HKP-09321),被驗出含汞(水銀)量超出限量標準約63倍,飭令批發商即時從市面回收約2000盒藥丸。
衛署飭令回收約2000盒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政府化驗所早前化驗「虎丘牌」牛黃消炎丸樣本後,結果顯示其含汞量超出限量標準(36毫克)約63倍,署方初步調查後發現,有關藥丸由內地生產,並由本港持牌中成藥批發商「建國貿易公司」進口,估計現時市面有約2000盒存貨。
署方已派員到建國巡查,無發現中成藥明顯受污染,調查現仍繼續,並轉介予內地藥監當局跟進。
發言人指出,該中成藥用於治療一般喉嚨不適及痛楚症狀,若服用該含汞量超標的產品,會造成急性水銀中毒,可引致口部發炎;如長期攝入過量水銀,更可引致神經系統和腎臟受損,其中特別幼兒容易受到危害。
衛生署呼籲購買有關中成藥的市民應立即停用,並把產品交到署方位於觀塘Two Landmark East16樓的辦公室;如市民服用該產品後有任何不適,應盡快徵詢醫護人員意見。衛生署暫未接獲巿民服用產品後不適的報告,市民如有查詢,可致電批發商設立的熱線2379 6886。
此外,針對韓國稱過去大半年搜獲逾萬粒從中國走私入境、由胎盤和死嬰製成的「人肉膠囊」藥品,衛生署昨表示,沒證據顯示「人肉膠囊」有治療或預防疾病功用,署方不接受有關藥物作為註冊中成藥。
藥劑師促監測膠囊重金屬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本港所有製藥廠所使用的膠囊主要來源均是中國,但所有品質證明文件只由來源地中國自行發出,藥廠和衛生署一般不會驗測膠囊;若在製藥過程中受污染,可引致嚴重後果。他促請政府盡快為空膠囊引入重金屬驗測制度,並加強與內地衛生部門聯絡,以盡早堵截受污染膠囊的源頭。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