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宣布容許私家醫院接收單非(丈夫為港人)孕婦分娩後,聖德肋撒醫院及仁安醫院兩間醫院已收滿,浸會及寶血醫院則仍有牀位,並表示會在資源許可下盡量接收單非孕婦。其中寶血醫院在措施公布後,已接收22名今年分娩的單非孕婦,另有近60名單非孕婦預約明年牀位。
衛生署未能提供上月宣布措施後至今,4間私院收到多少單非孕婦,只表示公布後首4日,有12名單非孕婦向私院預約。
經濟問題 逾70單非未有牀位
中港家庭權益會組織者曾冠榮表示,截止上周三,關注組收到近70名由於經濟問題仍未預約到牀位的單非孕婦求助,及近10名打算來港預約及產檢、懷孕超過28周的單非孕婦於口岸被拒入境的求助。
食衛局發言人回應,新安排是為協助身在香港而尚未能在公立或私家醫院取得預約的單非孕婦,不影響現行對非本地孕婦的入境檢查安排。
另外,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袁銘輝指出,預計今年於公院分娩的本地孕婦達4.1萬,已是醫管局的上限,加上預計明年於公院分娩的本地孕婦人數將比今年多,當局在優先為本地孕婦提供服務的前提下,決定不接收單非孕婦預約。
他又預料,明年取消雙非配額後,私院價格將大幅下調,到時公院未能容納的單非孕婦便能使用較便宜的私院服務。但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家騮指出,私院婦產科平均要達六成入住率維持營運成本,質疑若私院明年一下子流失3.1萬雙非孕婦,可能要以加價去維持成本。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