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私合作保育 8年食白果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07日 06:35
2012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原為客家村落、有「蜻蜓天堂」之稱的大埔沙螺洞,1980年代已有發展商向村民收購業權,擬發展低密度住宅甚至高爾夫球場,但遭環團反對。


政府於2004年推出新自然保育政策,篩選出12幅須優先保育的地點,推行管理協議及公私營合作發展計劃。當中米埔獲評分最高,成為全港最高生態價值地點,沙螺洞位列第2,其他包括大蠔、烏蛟騰及深涌等。


至2008年環境局長邱騰華點名推薦沙螺洞以公私營合作發展骨灰龕,但由於環評仍未獲批,該地30年來仍然荒廢;公私營界別合作計劃,至今仍未有任何個案獲批。


至於「管理協議」,是指由業主與環團共同制訂保育計劃,至今有3個項目在塱原和河上鄉;鳳園;米埔及米埔以外的后海灣濕地進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