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陳光誠夤夜脫逃事件在台灣也引發熱議風潮,經媒體報道後無不對事件大為驚奇。只是,這件全球矚目的人權事件似乎並未引起馬英九總統的重視,在北京的「大局」觀下,喜歡參加各種人權儀式的他選擇沉默,謹小慎微的表現,令台灣人覺得非常丟臉。
人權政策自詡 實質作為欠奉
雖然台灣認識陳光誠的人不多,但陳的勇氣與毅力確實能激發愛好民主自由民眾的熱情。今次脫逃事件則更富戲劇性,令平常不關心政治的人都當作聊天話題。台灣社運團體與民間組織亦發起聲援陳光誠活動,在網上串連或參加國際人權組織到美國在台協會(AIT)門口的聲援活動。與民眾的熱情支持相對照,台灣官方連「口惠」都欠奉,遑論有何實質作為。
馬英九一向高度自詡其人權政策,極喜愛在與人權有關的紀念會、揭碑儀式等場合發表推動人權的演說,但在面對現實的人權議題上,卻又是另一套作風。面對台灣民眾對大陸維權人士的熱情支持,他卻表現得像個乖巧學生,從去年的艾未未台北個展,到這次陳光誠事件都顯得怯懦畏縮。
捨核心價值 如「自我閹割」
馬英九過去確曾私下表示過對陳光誠的「關切」,也承諾要在適當時機公開表達其立場。現在時機到了,面對真實的人權事件,馬英九腦中難道是怕說話得罪北京,影響兩岸關係的「大局」?北京既然對美國說政治分歧不會影響兩國關係的大局,難道會因為台灣發表支持人權的言論而斷絕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在民主、自由、人權等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上,馬政府現階段的作為無異自我閹割。
陳光誠是透過法律手段維權而非武裝叛亂分子,學法律的馬英九應該能分得清楚。台灣既然自詡人權立國,人權就不應只是綁在花瓶上裝飾的彩帶。如果連陳光誠這樣的維權人士都不敢表態支持,參加再多的人權紀念會或揭碑儀式,人權政策吹得再天花亂墜,都只是虛偽的騙人把戲。
金柚子
新聞類別
中國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