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林昭早在15歲時,就作為地下黨員加入共產黨,1954年以江蘇省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並參加《北大詩刊》及《紅樓》的編輯工作,被公認為1950年代的北大才女。在1957年中共短暫提倡的「大鳴大放」期間積極批評政府,後被劃成右派。曾把毛澤東稱為「父親」的林昭還寫文章批評毛澤東,1960年被捕入獄後,她寫了20萬餘字的血書,控訴當局嚴刑迫害。
作為有才氣的弱女子、歷盡酷刑都拒絕「悔改」,林昭成為了當年反右派、文革中的受害異見人士的代言人之一。在2003年製片人胡傑拍攝紀錄片《尋找林昭的靈魂》,令更多年輕人知道林昭的事迹。
作為有才氣的弱女子、歷盡酷刑都拒絕「悔改」,林昭成為了當年反右派、文革中的受害異見人士的代言人之一。在2003年製片人胡傑拍攝紀錄片《尋找林昭的靈魂》,令更多年輕人知道林昭的事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