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知
【蘋果日報】當真相逐漸被謊言淹沒,六四屠城的見證者、學聯代表會前成員李蘭菊,專程從加拿大飛返香港出席六四集會。她上台致辭說,作為天安們的倖存者,為六四屠城見證「係責無旁貸」。但雨傘運動曾令她心灰意冷…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從北京來港的王女士(化名)曾參加八九民運,昨日首度來港參加維園六四燭光集會。她說中共政權「對誰都不放心」,故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目標是對付在港的富豪和異見人士,從近月林榮基逃亡到台灣、…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特區政府一直聲稱,當年港英政府未有就中港訂立逃犯移交安排是漏洞,縱使包括前港督彭定康等否認有關說法,強調有關做法為港建立「防火牆」,但港府堅拒承認。回歸前任英國外相的聶偉敬(…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記者李詠希德國直擊】流亡德國的本土民主前線成員黃台仰及李東昇,香港時間今日凌晨現身德國國會,出席由政黨舉辦的中國人權及六四講座。黃台仰呼籲國際社會向香港施援,…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香港社會不同人士,也正為6月9日反送中遊行開始動員,除了之前有報道指,北京也在打聽有關6.9遊行消息外,季陶聽聞不少外國駐港領事官員,也在密切留意事件發展及上街人數。…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每年大國的5月35日,活在一國邊緣下的香港人,總會把逃亡了的良知與真相,引渡過來,以燭光明志。相關新聞:平反六四 公義必勝六四30年,也是兩制存亡之秋。 逾18萬人舉起蠟燭,…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有團體在尖沙嘴文化中心外的自由戰士像前舉行集會,讓不同意支聯會綱領人士,也可悼念六四。集會上播放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錄影片段,提醒應以人道角度關注及紀念六四,「因為六四本身係屠殺事件…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沙中綫聆訊】【蘋果日報】沙中綫紅磡站調查委員會第二階段聆訊踏入第七天。年初港鐵自爆,紅磡站南、北面連接隧道及列車停放處缺少大量「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最先發現死者遇溺的救生員楊華福透露,當日發現死者趴在池內,以為對方正做閉氣練習;他一度同步閉氣模擬測試,直至約一分鐘後察覺不妥,確認對方遇溺,立即落水救人。康文署律師問他,…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六四30年】【蘋果日報】1989年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帶領港人上街譴責中共屠城。30年過去,當年的知名人物,不少人到今天仍堅守平反六四信念,昨晚一如以往到維園出席悼念集會,…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廚工冒警強姦案】【蘋果日報】年輕男廚工透過IG和交友App結識三名女網友,並涉利用「油尖旺反黑」等字眼,令三女誤以為他是警察並應邀外出飲酒,其後強行肛交或強姦,案件續審。…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海關繼早前首破私家偵探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一人後,荃灣沙嘴道一間汽車維修店的董事涉嫌向顧客作出虛假聲稱,沒有用全新零件為客人維修車輛遭舉報,海關調查後,昨日拘捕該名董事,…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六四30年】【蘋果日報】送中惡法步步進逼,令人擔憂六四燭光來年是否還能在維園燃點。《蘋果》訪問200多位出席六四燭光集會的人士,有44%受訪者表示是受送中條例驅使出席集會,…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今日再舉行兩小時會議討論修例後,草案就不會再在議會討論,直至下周三草案直上大會。民主黨林卓廷會上質問若再有「黃雀行動2」,港人會否被「送中」,…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六四30年】【蘋果日報】18萬人風雨不改逼爆維園,30年來一樣的燭光,每年這一天堅定高舉,在漆黑天空下亮起一片燭海,象徵港人的不滅良知。一再高呼的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口號外,…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當年見證屠城的市民及政界人士昨晚也到維園參加燭光悼念集會,不過佔中九子之一、早前剛接受腦部腫瘤切除手術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無法出席集會,她昨於社交網發文,…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龍運巴士座位藏針筒,拮傷乘客!昨晨一名女乘客乘搭龍運巴士S64X路線前往東涌逸東邨巴士總站途中,被前面座位伸出的一支針筒拮傷小腿,車長代為報警,女乘客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
吳嘉熙(Cheronna)噚日到商台宣傳新歌《無利可圖》,歌曲取材自身邊朋友經歷過另一半出軌、言語暴力,甚至動手,但仍然留戀呢段關係長達五年。
Cheronna話:「…
娛樂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平反六四,爭取公義,有如一場記憶與遺忘的戰爭。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血腥屠城一幕,隨時日推移漸成歷史。有年屆六旬市民首次參與集會,坦言中共殘殺平民激起的怒火,30年來一直難平,…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身為「正義聯盟」創黨主席李偲嫣胞姊的中學教師李芊盈,去年因家事與同住姪女爭執,其間姪仔圖分開兩人時,遭她咬前臂。李芊盈原被控普通襲擊罪,昨獲控方撤控,改以簽保守行為處理。…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在遠離維園的尖沙嘴,記者昨午遇上內地遊客何先生(化名)。50多歲的他聽到六四二字就馬上失笑,反問記者:「你那時還是小孩吧。我那時就是在北京的軍人,子彈還擦過我的腳趾頭呢!」記者追問詳情,…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六四集會開始前,悼念的燭光已率先在維園音樂亭燃點起來。天主教團體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與方濟會正義和平組,合辦「民主中國」祈禱會,約300名天主教和基督教徒約7時起聚集,高唱「…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早前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日前向特首林鄭月娥發出八名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的聯署信,要求特區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林鄭回信時繼續「消費」台灣謀殺案,…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六四過去30年,有人遺忘,有人轉軚,也有人堅持,每年出席六四燭光集會。70多歲市民劉太年年出席,指身為母親,不認同國家殘殺子民,希望六四記憶傳承下去;…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10年以來,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黎明風雨不改,每年參與六四集會。第一次參加那年,她剛來中大讀社會學碩士,當時她充滿猶豫,覺得也許有危險,怕被人點相,但同學們很細心,…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請問銅鑼灣書店怎麼去?」銅鑼灣港鐵站外,來自雲南的趙先生向記者問路,他不知道林榮基流亡到台灣,到書店撲了個空。這次來港,他特地想到銅鑼灣書店朝聖,還有很想到維園參加第一次六四集會,「…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皇冠出版社創辦人、瓊瑤丈夫平鑫濤昨日傳出逝世消息,終年91歲。平鑫濤是台灣出版業和影劇業巨擘,被評為「台灣邵逸夫」,其建立預付稿費的「基本作家」制度,多年來發掘張愛玲、三毛、瓊瑤、…
中國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談到一半,人稱「大哥」的林榮江,眼眶紅了,他別過頭去,但淚水還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今年已是56歲了,他做集會義工三十年,說自己就是對六四就是有情意結,晚會低潮時,四個足球場也坐不滿人,「…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蘋果日報】問:政府聲稱移交安排由特首啟動、法院判定,具雙重把關功效,現有安排下,兩個所謂關卡真正可以保障香港人權?相關新聞:律政司:「黃雀行動」窩藏逃犯非刑事罪資深大律師 梁家傑:特首係妹仔嚟嘅、…
港聞 2019年06月05日
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