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鄭威濤2008年在日本首次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成為一時熱話。蘋果教父喬布斯
【蘋果日報】現年52歲的鄭威濤,1975年由汕頭來港,曾往日本留學,在當地任職導遊,由寂寂無聞的壽司店學徒,到成為壽司連鎖店老闆,飲食王國版圖越做越大,亦曾活躍於電視螢光幕,專門介紹日本美食,「…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被告譚浩傑(右)與其妻胡嘉朗(左)涉用虛假工作證明申請白居二。圖為涉案東旭苑
【蘋果日報】產品包裝經理利用虛假工作證明,為自己及妻子向房委會申請「白居二」資格,訛稱兩人收入未超出上限,最終獲准免補地價購入筲箕灣東旭苑居屋單位。經理原本否認欺詐罪,惟他昨改為認罪,…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上訴人鄧浩賢因暴動罪被判囚2年10個月。
【蘋果日報】2016年大年初二的旺角騷亂當晚,一名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青年被指搖晃路牌及向警員掟磚,去年於區域法院承認暴動罪,被判囚2年10個月。青年不滿刑期過重,昨日於高等法院申請上訴許可…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數碼港有不少空置辦公室單位。許頌明攝政府擲55億擴建數碼港,被議員指藥石亂投。張志華攝
【蘋果日報】今年財政預算案預留55億元擴建數碼港。這個早在17年前落成、首個以創科概念興建的「矽谷1.0」項目,現時發展如何?《蘋果》連日調查,發現約96個租戶中,僅約41%從事研發、…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_e123_ldK9tN_a0702a
【蘋果日報】數碼港2002年落成後,租賃情況未如預期,被外界譏為「死城」。當局後來變陣大搞「初創」概念,將多個樓層改成七個名為Smart Space的共享工作間,「劏細」租予初創公司。《蘋果》…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數碼港商場中庭改建成電競賽場,料年中竣工。
【蘋果日報】數碼港辦公室及商場現由政府全資擁有的「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除創科概念,政府亦嘗試引進電競產業,去年注資一億元,其中5,000萬元用在數碼港商場設立電競賽場。有電競業界則指地點偏遠,…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醫健通七名病人個人資料遭不當取覽。互聯網
【蘋果日報】2016年3月推行的醫健通(eHRSS,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爆出首宗懷疑被不當取閱事件。食物及衞生局公佈,莊柏醫療將軍澳東港城診所於去年6月至11月間,有共11次懷疑未經授權取覽,…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優質教育基金於1998年推出時,共獲政府注資50億元。互聯網
【蘋果日報】政府開支比率逐步增加,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去年推算,假設服務水平每年增長1%,到2024/25年度本港會出現結構性赤字;2034/35年度財政儲備就用盡。立法會秘書處最新一份《研究簡報》發現…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出爐影帝黃秋生及影后曾美慧孜。
【蘋果日報】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本周日結束,以偽造為題材的《無雙》成為大贏家。兩名持雙程證來港內地男子,當日利用偽造和失竊證件冒充工作人員進入會場,被主辦單位人員識破,人贓並獲。…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一名白衣持刀男在港大校園形迹可疑(左圖),警方接報到場搜索將其拘捕。鄭大康攝
【蘋果日報】一名白衣男子手持陶瓷刀,昨傍晚在香港大學校園黃克競樓四樓平台徘徊,保安員發現立即報警,警方聞訊大為緊張,派出衝鋒隊、軍裝及反恐特勤隊人員到場搜捕,至個多小時後截獲疑犯,將他拘捕帶署扣查,…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將軍澳新都城中心3期舉行彩虹繽紛復活嘉年華,提供大型充氣彈床。文兆麟攝女童玩充氣滑梯時受傷,送院後證實左腳骨裂要打石膏。讀者提供圖片
【蘋果日報】一名五歲女童本周日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玩充氣滑梯時受傷,送院證實左腳骨裂,要打石膏固定傷勢;女童母親懷疑充氣彈床充氣不足致女兒受傷,擔心復活節訪客量大,危機四伏。…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被告肖賢庄(蒙頭者)患有精神分裂症。
【蘋果日報】【婦傷前夫案】內地婦與年輕十載的港男結婚並誕下女兒,離婚後到前夫工作的餐廳,欲商討兩人感情和女兒撫養問題,其間她情緒激動,掏出利剪插傷前夫手臂。婦人早前承認蓄意傷人罪,辯方昨求情指,…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_e123_aHMhbt_17la7p03
【蘋果日報】警方前年4月揭發首宗地產代理資格試作弊事件,一名香港置業地產經紀被發現多次應考,令當局起疑,及後揭發該經紀在應考期間先將答案輸入計數機,然後早退,並將答案發送WhatsApp群組,…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乘客以「e的士」召車,可選擇以八達通卡或八達通App O! ePay繳付車資。馬泉崇攝
【蘋果日報】【抗衡Uber】為抗衡Uber及回應市場需求,香港的士業議會推出「e的士」召喚應用程式,並與八達通公司合作,乘客可用八達通卡或八達通App繳付車費。司機亦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現時約有4,000輛的士安裝「e的士」應用程式。
【蘋果日報】現時全港有逾1.8萬輛的士,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自去年推出商用版八達通後,至今只有約4,000輛的士安裝八達通,僅佔整體約兩成多,「老實講,用量仲未去到我哋希望嘅水平」,…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事隔30年,張先玲對兒子王楠的思念從未止息。王楠中彈時戴着的頭盔將於香港六四館展出。
【蘋果日報】六四血案即將進入30周年,逝者已矣,生者則仍舊無時無刻承受着親人故去的錐心之痛;以及冷血政權對平反、追責訴求的置若罔聞。「天安門母親」這一受難者群體在與強權和遺忘的抗爭中逐漸凋零,《蘋果…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維權難屬人身自由一直受監視限制,張先玲曾發公開信控訴。
【蘋果日報】堅持以「天安門母親」身份呼籲、抗爭之外,張先玲同樣希望香港能夠在有限的時日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權利,而不至於淪落和內地一樣的地步。 「袖手旁觀 殺戮亦會降臨你頭上」…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左起:蔣耀洸、馮偉華、葉建源及張文光昨在教協記者會促撤回逃犯例修訂。夏家朗攝
【蘋果日報】教協昨召開記者會公開呼籲港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更以緊急方式處理台灣殺人案。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有教師擔心一旦通過修例,將來帶學生到內地考察時的言論空間會收窄。前會長張文光亦現身指…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中英雙方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認香港回歸。1989年5月21日,過百萬港人上街聲援身處北京天安門的學生。
【蘋果日報】熟悉中共政策的時事評論員及支聯會均認為,六四之後中共並無意提早武力收回香港,但對香港民主力量確十分顧忌,千方百計壓制。論者批評英國政府當時不但沒有及早在港推行民主,反而加以配合,…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梁福元
【蘋果日報】梁福元是三屆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替建制派配票二十、三十年,上屆立法會超級區議會選舉,他配票給工聯會王國興,但他指另一參選人、民建聯李慧琼即使夠票仍不願過票給王,導致後者落敗,梁說:「…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林正財醫生
【蘋果日報】我分別在2月及3月出席靈實的「齊心健『骼』護全城—社區骨骼健康計劃—全城關注日」,以及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活動,與來自不同地區和層面的人,一起推廣骨骼健康…
健康, 健康 2019年04月17日
深圳警方搗破「房中術」騙局,多人被捕。
【蘋果日報】一名初中未畢業就外出打工的山西男子,前年在深圳龍華開辦以傳授「性知識」為名搞傳銷的公司,該公司宣稱從《黃帝內經》等典籍琢磨出一套「不吃藥、不打針、不開刀、不手術」根治手淫、早洩的秘術,…
中國 2019年04月17日
_e123_MO3c_I_17ec3p2
【蘋果日報】 鄧洢玲(阿旦,左)同杜小喬噚日喺九龍灣為ViuTV節目錄影,佢哋喺節目中暢談以前嘅校園生活,阿旦指自己讀女校,亦係排球同田徑嘅校隊成員,吸引咗一位學妹嘅迷戀,對方更喺手度紋咗阿旦個名,…
娛樂 2019年04月17日
1989年5月,王丹聯同其他學生在北大宣佈罷課。
【蘋果日報】「人類歷史以無情的過去向人們警示:一個民族的走向往往決定於抉擇的一瞬間。任何猶豫和等待都將貽誤我們又一次張開強勁風帆的時機! 現在至少我們已經可以認識到,…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英方曾經憂慮,中國會在六四後、97前,以解放軍武力收回香港。英國外交部當年評估,中國大舉入侵香港的風險不大,除非香港宣佈獨立。英國外交部當年研究一旦中國入侵香港,應變計劃包括大規模撤走港人。經濟方面的考慮包括建立國際安全網,成員或包括日本、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歐洲盟友。麥若彬(Robin McLaren)時任英國助理國務次官
【蘋果日報】中國旅美社會學家李毅最近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理由是他以觀光身份進入台灣,卻計劃出席論壇發表演說。李毅不受民進黨政府歡迎,顯然是因為他長期主張武力統一台灣。當「一國兩制」行不通,…
港聞 2019年04月17日
同程藝龍首席執行官馬和平。 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主打自由行玩樂預訂服務的Klook上周宣佈完成2.25億美元D+輪融資,粒粒巨星跟投,正當大家以為旅遊平台已出現飽和,只能透過併購壯大,這告訴我們只要找對需求,估值會再來一段快放。…
財經 2019年04月17日
_e123_ZTVpMa_a13a01a
【蘋果日報】長期食慾不振及經常腹痛難當勿忽視,小心是患上本港癌症殺手第三位的肝癌。臨床腫瘤科醫生指出,肝癌較為人熟悉的病徵如皮膚和眼睛變黃及暴瘦等,其實已是癌症後期症狀,…
健康 2019年04月16日
元氣太古店吞拿魚魚尚荃灣店三文魚
【蘋果日報】刺身味道鮮美,但食客隨時食寄生蟲而不知。消委會測試市面售賣的50款刺身,發現太古元氣壽司的吞拿魚刺身樣本含有線蟲及蟲卵,荃灣魚尚一個三文魚刺身樣本則被驗出含有線蟲。…
健康, 港聞 2019年04月16日
張寬耀醫生指,新療法能助病人對抗肝癌時維持較好的生活質素。黃耀興攝
【蘋果日報】肝癌死亡率高,在以往只有化療的年代,末期肝癌病人存活期只有約一個月,隨着其他治療面世,雖然未能根治肝癌,但希望能阻止腫瘤惡化,做到與癌共存。曾有一名70多歲的男病人早年確診肝癌,…
健康 2019年04月16日
海獸胃線蟲
【蘋果日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早前研究時曾從本港私家醫院收集到病人身上的寄生蟲樣本,確定過去兩年有三名病人感染海獸胃線蟲和裂頭絛蟲,相信是食用刺身後感染。…
健康, 港聞 2019年04月16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