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應急 敢救人長青網文章

2023年08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網管理員 on 2023年08月21日 06:00
2023年08月21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意外每一刻都可發生,我不想做旁觀者,只是站着、不懂如何幫助別人。」

 

⚠️ 注意:播放影片將耗用大量數據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本着一個想法,理工大學學生陳詠晴選修該校護理學院與消防處合辦的緊急護理及應急準備課程,冀學習拯救別人性命的方法。

信心大增:  陳詠晴(前排左)選修緊急護理及應急準備課程,冀學習拯救別人性命的方法。

 

傳授技巧 擊活人心

 

這一天,她與40多名同學來到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接受六小時「特訓」,由經驗豐富的教官擔任導師,向他們傳授各種救人自救技巧。

講解要點:  擔任導師的消防及救護學院人員通過六小時課堂向學生教授多種救人自救技巧。

 

過程中,學生學習心肺復蘇法、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也學習包紮、哽塞處理方法等。

親身體驗:  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學習心肺復蘇法。

 

陳詠晴其實已考獲急救證書,卻自言沒膽量上前協助暈倒的人,這天在消防及救護學院體驗施行心肺復蘇法,獲教官從旁指導、講解背後原理,使她信心大增。

 

「我明白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做,以及為何要這樣做。」她相信將來自己敢於出手救人。

 

學習滅火 逃生

 

另一位修讀此課程的學生馮智謙同樣獲益良多:「我曾兩次遇見別人受傷。當時我在想,為何自己無法幫忙?所以我希望學習相關知識。」

 

「這課程消除我的誤解,也讓我學懂正確的急救方法。」

 

獲益良多:  導師指導學生操作滅火筒。馮智謙(左)表示在課堂中獲益良多。

 

理大與消防處6月簽署合作備忘錄,合辦此通識課程;在消防及救護學院接受具實戰經驗的消防處人員教導,是其中一節課堂。

 

消防處近年積極推廣「應急三識」,即「識滅火」、「識自救」和「識逃生」,因此這節課除教授「救心」技巧,內容也包括防火安全、緊急撤離等技能及知識。

 

保持冷 救人自救


課程導師之一、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社區訓練)李君誠指,他們會指導學生操作滅火筒及喉轆系統,以增強學生在危急情況使用這些工具的信心。

探討合作:  李君誠表示,這次與理大合作別具意義。消防處會積極探討與其他院校合作的機會。

 

而在講解逃生知識時,導師則加入互動元素,帶領學生討論採取不同行動的利弊。李君誠說:「我們希望同學緊記,遇到緊急狀況時,保持冷靜,想一想再作決定。」

 

另一位導師、消防處救護主任(社區訓練)袁嘉豪形容,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透過大量生活化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加強他們運用救人技巧的能力,讓他們能在需要時主動支援救援人員。

 

學生對課程反應正面。理大護理學院實務副教授黎錦雄表示,學生在過程中學懂很多有用知識和技巧,很榮幸能與消防處合辦課程。他相信課程可加強學生面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救人自救。課程新學年會繼續開辦,所有本科生均可選修。

深受歡迎:  黎錦雄表示,新學年會繼續開辦緊急護理及應急準備課程,所有本科生均可選修。

 

做好準備 建安全網

 

消防處近年於各大專院校推廣應急準備教育,以大專生為起點,將相關信息帶到社區。部門形容這次與理大合作別具意義,會汲取這次的寶貴經驗,繼續積極探討與其他院校合作,期望將部門的應急準備課程恆常化或列為選修科目,進一步提升大專生的應急準備能力。

 

「敢,就救到人。」袁嘉豪說:「我們希望提升同學應對危急或突發事故的信心,為香港社會建立更大、更有效的安全網。」

增加信心:  袁嘉豪表示,課程旨在提升學生應對危急或突發事故的信心與能力。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KYC
2023年08月21日 11:39
thanks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玉環
2023年08月21日 11:0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enry_Chan
2023年08月21日 10:3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3年08月21日 10:04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babyfish22
2023年08月21日 09:56
謝謝分享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c8
2023年08月21日 09:53
多謝分享
3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