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聽風觀雨百四載長青網文章

2023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網管理員 on 2023年07月19日 06:00
2023年07月19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撰文介紹天文台剛出版的140周年紀念文集《聽風.觀雨.說故事》,書中記載天文台跨越世紀的歷史點滴、鮮為人知的人事往跡,也包括超強颱風「山竹」險毀雷達站的故事,更有多名退休台長、天文台人員分享秘辛。

 

謝展寰期待天文台繼續創新里程,以更多元化的服務守護市民。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71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大家知道艾爾尊山(Mount Elgin)在哪裏嗎?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實她正正矗立尖沙咀鬧市之中,是香港天文台總部140年來的所在地。這個小山丘現在是繁華都市的一隅,當年卻能眺望整個維多利亞港,見證香港百多年來的發展。天文台剛出版的140周年紀念文集《聽風.觀雨.說故事》便把天文台跨越世紀的歷史點滴、鮮為人知的人事往跡一一收錄,實在引人入勝。

 

天氣變化多端,尤其是風雨季,我也會特別留意天文台的天氣預測。若有熱帶氣旋臨近,有如其他政府部門,環境及生態局會與天文台無間斷地緊密溝通,了解風暴動向。實時、準確的天氣資訊,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然而這一切都是一眾科學和氣象人員在歲月更迭間努力不懈的成果。香港天文台早於1883年成立,當年並無氣象衞星、天氣雷達,更沒有超級電腦,只可憑藉有限的觀測工具,以減少人命及財產損失為己任,開展為社會大眾提供當時亟需的風暴預警、授時服務、地磁觀測,奠下天文台服務的基礎。隨時代演變,每天將時間球升起報時的年代已成歷史,天文台服務緊貼科技持續進步,有些重要變遷我也親身見證,像是小時候打風「掛波」,說的是實實在在把風球的實體標記以人手懸掛到高處!60年代通訊科技未如此普及,建築物普遍較矮,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時,會在各區的信號站懸掛實體標記,一號風球像一個「T」字,十號風球則是「十」字形。歷任台長在書中回顧當年「扯波」經歷,我也甚有共鳴,這段歷史使坊間至今仍習慣用「掛波」、「掛風球」、「扯波」等形容熱帶氣旋警告。

 

科技日新月異,時至今日,要知道風暴路徑只需點開手機。九天天氣預測、定點降雨預報、雷達衞星等林林總總的天氣資訊唾手可得,還有天文台的社交媒體,以生動手法結合網絡流行文化,成功吸引大眾留意天氣及科普資訊,以上種種都是天文台服務推陳出新的印記。《聽風.觀雨.說故事》收錄逾60篇文章,不僅記載天文台歷年發展,還有扣人心弦的人情故事---超強颱風「山竹」險毀雷達站的驚心動魄;多位退休台長和同事,以至天文台「新鮮人」分享的秘辛,內容豐富多采,更讓人感受到天文台人員在不同年代、不同崗位均克盡己職服務市民。

 

在氣候變化的挑戰下,極端天氣越趨頻繁,除了預報工作,天文台亦不遺餘力推動節能減排,包括善用氣象數據,與香港機場管理局、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合作研發香港國際機場能源管理大數據分析,提高客運大樓的能源效率,從而節約能源。天文台多年來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和區域合作,助力防災減災,不斷提升服務以應時代所需。

 

屹立艾爾尊山的天文台,與香港風雨同路140載。環境及生態局將一如以往支持天文台的發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期待天文台繼續創新里程,以更多元化服務守護市民。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unbo
2023年08月14日 06:34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K
2023年08月14日 06:31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LEE
2023年07月24日 22:04
thx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ee
2023年07月23日 15:43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7月22日 12:50
多謝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Wat
2023年07月21日 20:0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D Chow
2023年07月21日 19:4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enry_Chan
2023年07月21日 11:2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楊惠儀
2023年07月21日 08:57
多谢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7月21日 08:28
多謝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7月21日 08:23
多謝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宋光
2023年07月21日 07:0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wong
2023年07月21日 06:56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YY2011
2023年07月21日 04:51
noted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
2023年07月20日 21:39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Sandy
2023年07月20日 21:1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gie2007
2023年07月20日 20:53
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Ivy666
2023年07月20日 19:10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Betty678
2023年07月20日 19:03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MY
2023年07月20日 18:41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uieyue
2023年07月20日 17:03
Thks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un Lam
2023年07月20日 14:5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大俠
2023年07月20日 14:5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7月20日 14:43
多謝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ada
2023年07月20日 12:47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7月20日 11:0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7月20日 11:0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7月20日 10:5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3年07月20日 10:19
多謝分享!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豬仔
2023年07月20日 09:36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3年07月20日 09:21
THANKS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7月20日 09:21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c8
2023年07月20日 08:4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ang
2023年07月20日 08:22
thx sharing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李鐵紅
2023年07月20日 06:46
謝告知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2023年07月20日 06:20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撰文介紹天文台剛出版的140周年紀念文集《聽風.觀雨.說故事》,書中記載天文台跨越世紀的歷史點滴、鮮為人知的人事往跡,也包括超強颱風「山竹」險毀雷達站的故事,更有多名退休台長、天文台人員分享秘辛。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7月20日 06:05
多謝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eiwan
2023年07月20日 04:55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ggk
2023年07月20日 00:09
謝告知
5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homaskkl
2023年07月19日 22:17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MY
2023年07月19日 21:31
thanks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robinyu
2023年07月19日 21:19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Portia to
2023年07月19日 21:12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a Sir
2023年07月19日 20:39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2023年07月19日 20:24
收到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ee
2023年07月19日 20:01
我也曾經歷過「掛風球」的年代,夜晚是用三種颜色訊號燈代表風球,印象中好像有白綠白。
4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Sandy
2023年07月19日 19:4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玉環
2023年07月19日 18:4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na
2023年07月19日 18:31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dsiu
2023年07月19日 17:18
Thanks for sharing.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