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新科技助防洪長青網文章

2023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網管理員 on 2023年05月29日 06:00
2023年05月29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渠務署以創新科技處理防洪工作,其中機械式抓斗不但能清理河道垃圾,其人工智能系統更可自動調整運作頻率;無人機則助署方人員檢查河道、水道及出水口,以安排清淤復修。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5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極端天氣引致強降雨情況越見頻繁。早前,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其間沒有出現大範圍或嚴重水浸事件,反映渠務署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今次,我邀請渠務署三位同事介紹署方如何做好防洪工作,以及美化河道景觀,提倡親水文化。

 

渠務署自1995年開始消除水浸黑點以來,至今已消除127個水浸黑點。現時全港只剩餘四個水浸黑點,其中兩個黑點的改善工程正在施工,包括薄扶林村水浸黑點的改善工程預計未來一兩年完成,而尖沙咀漆咸道南水浸黑點的改善工程已在去年8月展開。餘下兩個水浸黑點包括大埔林村谷盆地及元朗新田石湖圍,第一階段改善工程已完成,現正規劃及設計下一階段工程。

 

防洪三招

 

渠務署工程師(機電工程部)羅梓偉表示,為減低因暴雨導致的水浸風險,提升現有市區排水系統的防洪能力,渠務署制訂防洪三招,即利用截流、蓄洪及疏浚制訂防洪措施,解決不同地方的水浸問題。截流是指截取雨水,改變雨水流向,直接排放出大海或河溪;蓄洪是把暴雨期間的雨水引流至蓄洪池暫存,有緩衝作用;而疏浚是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擴大或建造新的地下排水渠。

 

機械式抓斗

 

在疏浚方面,渠務署負責管理總長超過360公里的人工河道,以拉直、擴闊和挖深河道來進行河道治理工程,並會定期進行清淤及清理工作,以加強河道排洪能力。

 

渠務署近年更引入不同創新科技,包括最近研發的機械式抓斗,協助清理河道內的垃圾,例如在打鼓嶺的缸窰河,其下游位置容易堆積垃圾,故署方安裝了機械式抓斗,取代人手清理垃圾。抓斗可24小時運作,約15分鐘便可完成一次運作,每次可抓夾最重250公斤垃圾,相比人手清理河道更安全、快速及徹底。

 

另外,抓斗配置人工智能系統監察河流有否淤塞,更可因應天氣和水位數據資訊而自動調整運作頻率,以便在惡劣天氣來臨之前盡早清理。

智能清淤:  機械式抓斗配置人工智能系統,能監察河道有否淤塞,更可因應天氣和水位數據資訊自動調整運作頻率。

 

無人機隊伍

 

為進一步提升日常河道檢查的效率及工作安全,渠務署去年特別成立了無人機隊伍,培訓了20多位同事操作無人機。渠務署工程師(香港及離島渠務部)楊偉誠表示,機隊的工作包括定期為河道、水道及出水口進行例行檢查,並會於暴雨過後或有需要時迅速巡查,以安排相應的清淤及復修工作。同時,他們亦會利用無人機,於大雨前協助監察建築地盤及周邊排水系統的狀況。截至今年4月,無人機隊已出動超過230次,平均每月出動25次。

 

他表示,部分河道及水道位於偏遠地區,以往需要不少時間及資源進行巡查,而無人機操作靈活,可於非限制飛行區的天然山坡、林地或海邊進行高空拍攝,節省一半例行巡查的時間,亦令巡查工作更安全、更有效率。

 

以人為本設計 推動親水文化

 

近年,除改善河道的防洪能力外,渠務署還在河道旁加入更多以人為本的設計,提倡親水文化。渠務署工程師(新界北渠務部)戴瑋軒說,以元朗南生圍為例,因應河旁是市民的郊遊熱點,署方將山貝河和錦田河交匯處,以及元朗排水繞道人工濕地附近的維修通道美化,改建為公共空間,內設壁畫、涼亭、長椅、資訊板等,讓市民舒適地欣賞風景,並拉近和河道的距離,十分受市民歡迎。

 

佐敦谷水道

 

另外,佐敦谷水道以河畔城市概念完成活化,展現綠化河道、增加公共休憩空間、帶動親水文化等多項設計元素,例如在河道欄杆設置綠化咖啡枱,以及在觀景台設置自拍架、太陽能充電裝置等,吸引市民停留及享用。

 

在未來,我們會一如既往,致力提升相關地區的防洪及排洪能力,緩減水浸風險,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其間,我們亦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育、工程與社區環境的融和,讓市民與河道有更好的互動體驗。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unbo
2023年07月03日 06:09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K
2023年07月03日 06:09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ee
2023年06月04日 15:08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
2023年06月03日 21:58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宋光
2023年06月01日 07:4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wong
2023年06月01日 07:05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c8
2023年05月31日 07:51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YY2011
2023年05月31日 05:28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Wat
2023年05月30日 21:38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D Chow
2023年05月30日 21:2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uieyue
2023年05月30日 11:12
Th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poon.hp
2023年05月30日 11:02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eecheung
2023年05月30日 08:46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3年05月30日 08:26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2023年05月30日 06:40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渠務署以創新科技處理防洪工作,其中機械式抓斗不但能清理河道垃圾,其人工智能系統更可自動調整運作頻率;無人機則助署方人員檢查河道、水道及出水口,以安排清淤復修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5月30日 06:3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eiwan
2023年05月30日 04:5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ggk
2023年05月30日 01:56
謝告知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a Sir
2023年05月30日 01:21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李鐵紅
2023年05月30日 00:17
謝告知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homaskkl
2023年05月30日 00:01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rettatang
2023年05月29日 23:47
防洪做得好,市民免困擾。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Ivy666
2023年05月29日 23:31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Betty678
2023年05月29日 23:19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gelc
2023年05月29日 23:0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豬仔
2023年05月29日 22:36
thx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2023年05月29日 21:32
收到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robinyu
2023年05月29日 21:08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Portia to
2023年05月29日 21:02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玉環
2023年05月29日 20:4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ywtsang
2023年05月29日 17:41
Thanks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gie2007
2023年05月29日 17:17
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ing
2023年05月29日 17:04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na
2023年05月29日 15:49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seezee
2023年05月29日 14:28
謝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dsiu
2023年05月29日 14:21
Thanks for sharing.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ada
2023年05月29日 13:44
thx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c
2023年05月29日 13:16
多謝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玉環
2023年05月29日 12:3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bos
2023年05月29日 12:03
Thx.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YC
2023年05月29日 12:00
thanks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lofuk
2023年05月29日 11:3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Sandy
2023年05月29日 10:4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enry_Chan
2023年05月29日 10:28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29日 10:16
多謝分享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29日 10:16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