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寵茂:新冠絕非流感 不容輕視長青網文章

2022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網管理員 on 2022年09月16日 06:00
2022年09月16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網誌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絕非如季節性流感般輕微,前者平均死亡率約0.6%,高於後者的0.1%。此外,新冠病毒傳播力較流感強,病毒變異快,免疫逃逸能力強,部分患者會有後遺症,兒童染疫後更出現較多併發症和死亡。

 

他強調,有人單以今年5月至今新冠死亡率0.1%與流感的平均死亡率比較,企圖說明新冠疫情發展至與流感相若,是以偏概全,誤導市民輕視新冠疫情,且不利精準抗疫。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9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堅持用數據說話是客觀、科學,但利用數據說話則可能是主觀、偏誤。

 

新冠肺炎是否如流感般輕微,死亡率(確診個案中死亡個案所佔的比例)確是其中一個指標數據,而要比較兩種不同疾病死亡率,必須以同等方法定義。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一直以國際標準提供總體或年度數據分析,從新冠疫情開始或由今年初第五波疫情Omicron爆發至今,本港確診病例總數接近157萬宗,超過9,5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約0.6%,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改不了的數字,以此與歷年季節性流感平均死亡率的0.1%作比較,是最為恰當而有一定的可比性。

 

有人認為衞生防護中心統計數據,應排除第五波初期Omicron疫情最嚴重時的死亡數字,而單單以今年5月至今新冠死亡率為0.1%與季節性流感平均死亡率的0.1%作比較,這是犯了嚴重選擇性偏誤,無視數千新冠死者的不幸,而誤導市民輕視新冠疫情。大家可別忘記,若以蘋果對蘋果作比較,同期(即今年5月至今),本港流感死亡率其實是零!

 

確實,分析數據要精準也要客觀,同為呼吸道病毒感染,新冠與流感死亡率同樣會因病毒變異而改變,可減也可加,而社會的免疫屏障也會隨着時間減退。正如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上月在一個記者會上表明︰「全球新冠疫情已由BA.5病毒株主導,死亡數字四星期間已上升35%,全球每周有15,000名確診新冠患者死亡,這是不可接受的,很多人說我們要學習與病毒共存,但我們絕對不能與不斷上升的入院和死亡數字共存。」

 

除了死亡率外,許多事實及指標數據均說明新冠疫情並非如季節性流感般輕微:

 

(一)新冠病毒傳播力較流感強,感染人數多,Omicron病毒株傳播力更強,過去兩年多,全球包括香港以口罩和嚴厲社交距離措施,防了流感卻防不了新冠。

 

(二)新冠病毒變異快,而免疫逃逸能力強。季節性流感高峰期一般每年一度在冬季出現,而第五波的經驗告訴我們,新冠病毒基本上是全年無休。事實上,即使今年夏天全球面對熱浪侵襲,病毒仍然存在,感染數字更持續上升,專家更預計今年冬季全球將要再面對另一波更嚴重疫情。

 

(三)今年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短短八個月已造成9,500多人死亡,而新冠疫情前(2015至2019年)全港季節性流感每年只造成211至812人死亡(平均450人)。這些數據都是衞生防護中心以嚴謹的標準作診斷及統計的,絕非估算。

 

(四)兒童對新冠免疫屏障低,且引致較多併發症及死亡。本港第五波疫情至今八個月,已有八名11歲或以下兒童死於新冠,最年幼的只有11個月大。相比之下,在2015至2019年間的季節性流感每年造成一至五名(平均少於三名)兒童死亡。因此,絕不要以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只是普通流感。根據港大研究人員對第五波疫情期間因感染新冠而住院的1,144名11歲或以下兒童所作的分析,感染新冠入院後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及死亡率分別1.8%及0.2%,較季節性流感高兩倍或以上,而腦神經併發症包括腦炎風險更高達15%。其他後遺症更包括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及長新冠症狀,如中樞系統受損、記憶力變差和失眠等。

 

(五)大約10%至20%的新冠患者會受病毒中長期影響,引發後遺症。根據世衞剛於周二發表的報告,全球約有1.45億人出現新冠長期症狀,長新冠後遺症的常見症狀包括氣促、智力功能障礙、頭痛和關節疼痛等,部分人心理健康同樣受影響。個別人士(尤其是兒童)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長遠對醫療糸統造成負擔。至於流感患者,一般會在一、兩個星期完全康復,病毒來得快,去得快,並不會造成長遠健康影響。

 

0.6%死亡率不單是一個數字,也是對超過9,500名死者的尊重。衞生防護中心從沒有改變以國際標準統計數據及分析,變了的只是人的定位和意願。我們理解經過兩年多的抗疫,市民希望疫情盡快受控,但利用香港5月至今新冠死亡率的數據,企圖說明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已與季節性流感相若,這猶如裝成瞎子摸大象,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unbo
2022年10月26日 06:42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K
2022年10月26日 06:41
知道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enry_Chan
2022年09月18日 16:4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
2022年09月17日 20:57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豬仔
2022年09月17日 10:03
收到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c8
2022年09月17日 09:4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eecheung
2022年09月17日 08:02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e4405
2022年09月17日 07:30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宋光
2022年09月17日 07:29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wong
2022年09月17日 07:09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楊惠儀
2022年09月17日 07:06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e4403
2022年09月17日 07:0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YY2011
2022年09月17日 05:22
noted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eiwan
2022年09月17日 04:5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ggk
2022年09月17日 03:31
謝告知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a Sir
2022年09月16日 23:41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Ma Sir
2022年09月16日 23:41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homaskkl
2022年09月16日 23:41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bos
2022年09月16日 23:33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ee
2022年09月16日 23:02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ngelc
2022年09月16日 22:55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 Wat
2022年09月16日 22:05
多謝分享!
3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D Chow
2022年09月16日 22:00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MY
2022年09月16日 20:47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2022年09月16日 18:56
收到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KYC
2022年09月16日 17:56
thanks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chan
2022年09月16日 16:43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Pinky Wong
2022年09月16日 16:24
新冠肺炎個死亡率加埋哂其他死因嘅數字係入面,報大數,咁梗係死得多過流感啦。扣返走有肺炎病毒但唔係因為肺炎直接死亡個啲數先講啦。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玉環
2022年09月16日 16:2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ng
2022年09月16日 16:21
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armliving
2022年09月16日 16:08
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Y.H.L.
2022年09月16日 15:55
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ting
2022年09月16日 15:54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robinyu
2022年09月16日 15:16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daada
2022年09月16日 15:07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Portia to
2022年09月16日 15:06
thx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Sandy
2022年09月16日 13:40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ALEE
2022年09月16日 11:57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
2022年09月16日 11:19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c
2022年09月16日 11:06
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