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姐」馮素波教大家智醒防蚊措施
不少老友記閒時喜歡到公園晨運,或出外旅遊,舒展身心。不過,可傳播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喜歡在日間叮人,尤其是在清早和傍晚。
因此,大家出門前記得做好防蚊措施,以減低感染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蚊傳疾病的風險。
這些疾病如何傳播?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基孔肯雅熱主要病徵有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其他病徵包括出疹、肌肉痛、頭痛、噁心和疲倦。症狀一般持續數天,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痊癒,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
由基孔肯雅熱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但一些高危群組包括長者(特別是65歲以上)、幼童(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兒)、孕婦及長期病患者,他們感染之後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疾病,病徵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出疹、肌肉及關節痛。初次感染病情一般較輕,但若隨後再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則較大機會出現重症登革熱,可引致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這些蚊傳疾病不會人傳人,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避免蚊子叮咬及防止蚊蟲滋生,以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以下是一些實用的防蚊措施:
- 服飾:外出時可穿着寬鬆、淺色的長袖衫及長褲。
- 避免因香味而吸引蚊蟲:避免使用香水或帶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以免吸引蚊蟲。
- 使用昆蟲驅避劑:選擇含有避蚊胺(DEET)、IR3535 或埃卡瑞丁(亦稱派卡瑞丁)等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均可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孕婦濃度不應超過30%,兒童則不超過10%。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地區,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最高30%濃度的避蚊胺。
防止蚊蟲滋生
- 每週更換花瓶內的水,避免花盆底盤積水。
- 確保貯水器皿密封,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妥善存放食物並妥善處理垃圾,將垃圾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以免蚊蟲滋生。
旅遊建議
- 出發前瀏覽衞生署旅遊健康服務網頁(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 查看目的地的最新消息
- 如計劃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地區,應於出發前六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例如在郊外旅行時攜帶便攜式蚊帳,並在蚊帳上使用氯菊酯(切勿直接塗抹於皮膚)。
- 從基孔肯雅熱或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回港後,須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14天作為防蚊措施,以防病毒透過蚊叮而傳播,以保護自己和身邊家人。
無論身處本地或外遊,均應保持環境衞生,注意防蚊及做好個人保護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如感身體不適,應盡快求醫。市民切勿自行檢測或用藥,尤其勿服用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因這些藥物可能引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增加出血風險。
如發現蚊患,請致電1823,以通知相關部門。
希望大家有個愉快的旅程。
防蚊做足,全家幸福。
更多詳情,請參閱衞生防護中心專頁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34622.html
或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entreforHealthProtection/
或瀏覽衞生防護中心的頻道
2025年10月23日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