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傷患痛症系列】腰背腳痛之坐骨神經痛長青網文章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網管理員 on 2021年11月01日 10:23
疾病簡介#

CORES物理治療師Yana Wong為你解釋甚麼是"坐骨神經痛"。

 

由於每位朋友身體狀況不一,如有疑問,請咨詢您的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CORES 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 https://www.cores.com.hk/Zh/

更多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coreshk/videos
 


 


坐骨神經痛

 

定義

很多市民未必知道,坐骨神經痛並非一個針對性的醫學診斷名稱,坐骨神經痛只是泛指一般涉及腰和腿部有連帶關係的痛症,而且大部分的腰腿痛並不是真的由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通常發生於椎間盤突出或因脊椎管狹窄,對脊髓神經或供應神經血管造成壓力,導致神經根缺血、神經受損或肌肉反射而產生的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或足外側疼痛。

坐骨神經痛

 

 

成因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是指內部感染,多數因為體內其他組織炎症蔓延而起,但臨床上很少出現。而繼發性的坐骨神經痛比較常見,通常是脊髓神經或坐骨神經的通道上受到附近組織的病變壓迫,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椎腫瘤、外傷、姿勢不當等所造成。

 

 

誘因

  • 日常坐勢不正確的人士,例如蹺腳、側坐。
  • 懷孕
  • 工作需要長時間坐下或彎腰的人士
  • 腰背曾受過創傷的人士

 

 

常見症狀

坐骨神經痛通常會從臀部開始出現疼痛感並往下傳至大腿後側,甚至小腿和足部;通常也有腰背部的疼痛。早期會覺得腰酸背痛,無法直立。隨著神經受更多擠壓,疼痛會延著大腿後面向下延伸,直達腳板。這種疼痛加重時會造成『間歇性神經性跛行』,病人行走一段距離便需要坐下來,休息幾分鐘後才能再走。症狀較重的病人會出現腳部麻木及肌肉萎縮等症狀,無法正常屈伸腰部。久坐、打噴嚏、咳嗽常會加重症狀。臨床檢查有可能發現相關的神經根所支配的肌力變差、感覺變鈍、反射失常,嚴重影響日常起居生活。

 

 

處理方法

坐骨神經痛原則上是用保守療法,即是利用物理治療的手法治療、腰椎牽引、熱敷、干擾波等。這些療法是針對放鬆肌肉及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症狀。至於治療性運動是設法回復腰背部正常的生物力學,避免神經再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患者疼痛初起時應儘量臥床休息數天,但不宜睡太軟的床鋪及休息太久。病情較重者,可暫時穿上腰封保護腰部,但不可長時間穿著,以免脊柱肌肉萎縮,造成更難根治的後果。 如果幾個月後情況仍然嚴重,有可能要精確地找出受壓迫的神經位置作組織或椎間盤切除手術、又或椎板切除或減壓術等等。

 

坐骨神經痛.jpg

 

1

 

2

 

3

 

預防措施

  • 保持良好坐姿,即腰部挺直、雙腳平放,有需要時可加配軟墊保持腰部正常弧度。
  • 綁鞋帶時要就抬高隻腳,避免彎腰。
  • 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立,最好每隔1小時轉換一下姿勢。
  • 定時安排小休做適當的腰背舒展及伸展運動,放鬆肌肉。
  • 做任何運動前,應作些腰部的熱身運動,減低拉傷的機會。

 

資料來源
CORES 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lorettatang
2021年11月01日 11:51
預防勝於治療,要注意坐姿正確,適時作腰背舒展和伸展動作。
1
舉報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