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糧食需求上升,引發化肥爭奪戰。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提出以386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化肥生產商Potash Corp.但被拒,必和必拓已提出敵意收購,分析料必和必拓兩大競爭對手——力拓和淡水河谷將加入戰場。礦企的行動突顯它們重注打賭全球糧食和化肥的需求將在發展中經濟體帶動下上升。Potash是中國主要鉀肥供應商之一,外國礦企爭奪其控制權,令中國的糧食安全再次敲響警號。
必和必拓開價3000億收購最大化肥商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周二提出對Potash進行收購,作價386億美元(約3000億港元),但後者指報價太低,拒絕接受。必和必拓已以同樣作價向Potash股東直接提出收購,這一舉動使必和必拓的主動收購變為敵意收購。為了阻止收購,Potash周二啟動股東權利計劃,規定單一股東持股上限不能超過20%。受收購消息刺激,Potash股價大升27.7%至143.17美元,較收購價高出逾10%。
有分析師猜測力拓(Rio Tinto)和淡水河谷(Vale)可能考慮向Potash提出收購,此舉標誌礦企在糧食需求上升的浪潮下,銳意大舉進運化肥市場。Potash在國際化肥市場的地位極為重要,因為它控制着全球近20%的鉀肥供應。鉀是農田的重要養分,可以增加農田的收成,被喻為糧食的「糧食」。
據聯合國預測,在2000至2050年間,全球每年料平均增加5700萬人,2050年時全世界人口將達到89億。發展中國家國民收入增加,將會推高各類糧食需求,而化肥是增加糧食產量的必需品。摩根士丹利分析師Vincent Andrews說:「收購Potash,一切的目的都在於糧食……若沒有鉀,就不能生產玉米和大豆,沒有玉米和大豆,就沒有雞肉和牛肉!」
全球糧食需求增 鉀肥有價
化肥主要有氮、磷、鉀3種,在中國,氮肥和磷肥基本可以自給自足,雖說中國是全球第4大鉀肥生產國(圖),但鉀肥的原料鉀鹽礦實際上很少,故此有70%的鉀肥要依賴進口。而Potash正是中國鉀肥的主要供應商,Potash在華合作伙伴是中國最大化肥生產商中化化肥,前者擁有後者約22%股權。受必和必拓收購消息刺激,中化化肥股價昨日急升達8%。
目前,必和必拓鉀肥產量佔全球不到10%,若成功收購Potash,該公司在全球鉀肥市場佔有率就將增至30%,並令其對鉀肥的定價能力大增。
相對之下,中國未來化肥需求有增無減,在缺乏議價能力的情况下,其處境可能變差。根據Potash最新預期,中國未來10年的鉀肥需求將達增加1倍至約1000萬噸,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鉀肥進口國。
2025年03月27日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