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兒童太早發育,除了會有異於同儕的性徵,帶來成長期的心理影響,更實際的考慮是到了12、13歲,發育期便停止,直接影響最終成年身高,目前主要治療方法是注射抑制荷爾蒙針藥,使腦下垂體停止分泌荷爾蒙,直至孩子到了發育年齡才停止注射。
醫生﹕因病變須針對醫療
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說,若早熟個案是因為腦部有病變和腎上腺出問題,必須作出針對醫療,包括手術治理。
不過,若女童只是乳房提早脹大,沒有出現月經等整體早熟情况,則未必一定要用藥治療,關鍵是女童提早出現第二性徵會否帶來成長的心理影響。
若是中樞性早熟個案,即俗稱「真早熟」,兒童早在6、7歲便發育,然後加速生長,至12、13歲便停止發育,會對成長後的身高有極大影響。
確進孩童成長中心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坦言﹕「兒童的思想心理行為,對身體發育是否接受到?若他本身也不高,太早發育可能令他成年後高度只得1.4米!」
可注射激素 平衡荷爾蒙
現時治療性早熟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體內激素分泌,注射激素令體內的荷爾蒙水平保持平穩,不會激發發育,直至正常發育期才停藥。
至於早熟會否引起其他內分泌問題,韓錦倫表示,由於太早發育亦是因為體內分泌出現問題,成長後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毛病,甚至癌症等的風險會否增高,因個案數據實在太少,醫學界也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故一般而言相關早熟個案,最好有家庭醫生長期跟進,了解兒童成長健康。
回應 (0)
2025年03月29日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