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首見於印巴、擁有新型抗藥基因NDM-1的超級惡菌,原來早在去年10月已入侵本港。衛生署證實一名在普通科門診求醫的66歲印度裔男子,尿液樣本驗出一株含NDM-1的大腸桿菌,但病人已康復。專家警告,超級抗藥惡菌或已在本港悄悄傳播,醫院門診應盡快加強監測把關,港人前往印巴等地也要注意衛生,以防中招。
抗生素近全部無效
瑪麗醫院今日起會採取新措施,在原有針對曾往海外接受治療或整形手術者的「驗菌套餐」內,加入化驗抗藥基因NDM-1細菌,以防超級抗藥菌在醫院傳播爆發。衛生署表示,他們會與醫院實驗室聯繫,制訂加強監測該些細菌的安排。
國際醫學期刊《刺針》日前報道,南亞地區出現了一種超級病菌,幾乎所有抗生素均無法治療,該病菌正蔓延至英、美、澳洲、荷蘭及瑞典,現時世界各地最少有逾百人受感染,大部分曾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接受整形手術或醫學治療,單是英國已發現50宗個案。
衛生署翻查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的化驗結果,發現一名在去年10月於普通科門診診所求醫的66歲印度裔男子,其尿液樣本內有一株含有NDM-1的大腸桿菌,至於該名病人是在哪個地區診所求醫、在何時感染此菌、染菌前曾否到過印度或巴基斯坦等地方接受過手術等資料,衛生署均未有進一步提供。
但衛生署發言人強調,該病人驗出的細菌株,對常用的治療尿道感染口服抗生素仍有反應,即仍有藥可醫。衛生防護中心現正與世衛組織和有關衛生機構,跟進新型抗藥基因NDM-1細菌個案,以進一步了解情况。副衛生署長譚麗芬說,由於此細菌可能經手術感染,已囑咐醫護人員留意及小心處方抗生素。
可在不同細菌轉移 或已傳開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警告,擁有NDM-1抗藥基因的細菌,並不止在單一種細菌出現,而是可以在不同種類的細菌之間轉移,在「大腸桿菌家族」中,多種菌亦已發現帶有此基因。他坦言,本港在去年10月已有個案,意味此菌在過去10個月內可能悄悄傳播。
雖然帶有抗藥基因的大腸桿菌殺傷力暫時與一般大腸桿菌無異,但何栢良說,當此抗藥基因細菌在醫院內擴散,令多種菌也帶有此抗藥基因,手術後體弱病人染上此類超級抗藥惡菌便極危險,即使俗稱「抗生素大炮」的最廣效抗生素「碳氫黴烯類」和「滭內酰胺」也不能治理,病人會有即時生命危險,而這兩種抗生素是醫院的重點抗生素,屬於「最後防線」。
2024年12月31日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