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腰痠背痛不是老人獨有,愈來愈多年輕一族受腰痛困擾。喜愛運動的陳先生從事維修工作,27、28多歲開始經常腰背繃緊,自恃年輕沒理會,直至一天踏單車上班時突然椎間劇痛,雙腳因無法移動,連人帶車跌倒馬路中心,需以兩手爬回行人路避車,非常驚險。
原來陳先生早年常勞動,腰椎第四、五節變形,引致腰間壓力上升,造成腰痛,甚至壓着雙腳神經線,令下半身麻痺疼痛。陳先生說,他在2002年遇上一宗單車意外,即使接受物理治療,晚上仍因腰痛而睡不好,左大腿內側又會疼痛無力,站立不足1小時便要坐下休息。他曾嘗試找方法解決痛楚,好像更換牀褥和戒掉酸辣食物,結果都不成功。
局部麻醉 氣化棒分解突出組織
他去年中接受了當時引入本港不久的「等離子射頻技術」,以局部麻醉方式,把針筒大小的氣化棒放進病變的椎間盤,棒會發出攝氏40至70度的熱能,分解掉變異突出的骨髓組織,令椎間盤變回正常形狀。整個手術需時約10分鐘,手術後一至兩小時便可出院,陳先生在手術後3個月,已可和朋友行山,沒有再受腰患困擾。
不能取代傳統手術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梁顯信表示,傳統的脊椎融合術需開取8至10厘米大小傷口,先取出病變的腰椎,再植入人工椎間盤和金屬釘,屬於全身麻醉的大手術。新的「等離子射頻技術」手術,傷口只有針筒大小,手術費亦較傳統10至20萬元的脊椎融合術便宜三分之一,即數萬元左右,目前本港僅60多人曾接受此項新手術。梁說,射頻手術不能取代脊椎融合術,患者須接受藥物和物理治療,效果不佳才考慮動手術,75%患者在手術後能減輕痛楚,其餘25%則可選擇再做傳統手術治療。
腰痛年輕化 須盡早檢查
梁醫生說,腰骨自然老化的現象,以前多在50歲以上人士才出現,但近年像陳先生般20多歲便開始出現患上盤源性腰痛的年輕人卻有上升趨勢,主因是他們活躍運動及坐姿不良,受傷後又自恃年輕沒有處理,導致經常腰椎因勞損而變形,建議長期腰背痛人士盡早接受檢查。
2024年11月09日 10:32